莫言,国字脸,小眼睛,但额头又高又宽,显然是一个早慧之人,而且眼睛虽小——真的就是眯成一条缝,但时刻透着犀利的眼神,似乎洞察世间万物,能够看到许多人都看不到的隐藏了的真相。总之,看到莫言,你就能领悟到中国人说的“圆头大脸”是怎样的。
莫言,本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潍坊高密县河涯乡平安庄的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在孤独中放牛,也从小就喜欢自言自语,成了别人眼中的“炮孩子”,所以成为作家时后他给自己取了一个笔名:莫言。
莫言成为作家,从一个农村放牛娃走向诺贝尔文学奖的领奖台,这条路注定是崎岖不平的,也是只有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到达的。
一、贫穷的童年生活让莫言深刻地感受到了生活的不易,所有的苦难都成了莫言写作的源泉。
莫言的童年记忆最深刻的是饥饿。当年粮食减产,再加上国际封锁,新中国遭遇了“三年困难时期”。很多人只能啃树皮,吃观音土,也有很多人被饿死。
而童年正是一个孩子长身体的时期,所以莫言对“饥饿”记忆犹新。但莫言从小就非常爱看书,小时候就阅读了《封神演义》、《三国演义》等书籍。
1966年,莫言读小学五年级,但11岁的他被迫辍学了,从此开始了长达8年的放牛生活。在这段时间里,莫言在农活的间隙总是抽出时间来读书写文章。没有书可看时,他就每天翻着《新华字典》来认字。
12岁时,莫言因为偷吃了生产队里的一个胡萝卜,被哥哥、母亲、父亲轮番毒打。这次毒打让莫言永世难忘。后来,他还把这段经历作为素材写进了小说《透明的红萝卜》。
二、青年时期,爱情丰盈了莫言的情感和生命;而当兵则让莫言的人生发生了一个重大的转折。
1973年8月,在家里五叔的介绍下,18岁的莫言到高密县第五棉油厂工作,成了一名农民合同工。
就是在棉油厂,他遇到了杜勤兰,并一见钟情。杜勤兰五官端正、眉清目秀、身体壮实,是莫言心中的女神。但当时的莫言觉得,自己家境贫困,没有资格和这么好的女人在一起。
所以,在加工厂工作的三年期间,莫言始终没有向杜勤兰表露心迹,哪怕是上班期间偶遇,他也只是紧张地打个招呼,然后落荒而逃。
他不知道的是,杜勤兰其实已经注意到了他——一个其貌不扬、憨厚而有才气的农家小子。原来莫言写得一手好字,为此得到了领导的赏识,让他负责创作厂区的黑板报。
莫言每天天刚亮就跑到大黑板前抄写各种革命语录,报道各类好人好事,每期的板报都设计得图文并茂,广受好评。
而杜勤兰只有小学二年级的水平,所以莫言的一手好字和满肚子的学问,深深地吸引住了她。
两人都对彼此心生爱意,但是谁也没有捅破这层窗户纸。
1976年2月,21岁的莫言从棉油厂应征入伍,将到山东黄县的总参谋部当兵——成为一名中国军人是非常光宗耀祖的事情,在莫言那个时期更是如此。这让莫言心中有了底气。
所以在收到入伍通知书之后,莫言鼓起勇气,在一个雪后的下午,把杜勤兰单独约了出来——这可是一件大事。
因为如果再不表白,他这辈子可能就要错过杜勤兰了。但是,曾经的“炮孩子”面对自己喜欢的女孩,却是扭扭捏捏、兜兜转转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直到杜勤兰对莫言说:天很冷,你要没什么事我就回去了。莫言这才深吸一口气,嗫嚅地说了句:勤兰,你知道不?我喜欢你很久了。
听到莫言的话,杜勤兰羞答答地低下了头,脸上微微泛红,她沉默许久,才说:那你还不托媒人去俺家提亲。
两人正式确定了恋爱关系。
莫言入伍之后,在黄县的总参谋部工作,期间干过班长、保密员、图书管理员、教员、干事等工作。
1978年,莫言开始进行文学创作。但无一例外,全部都被退稿。刚好那一年我国恢复了高考制度,部队里的领导认为莫言应该去考大学,但是后来因为指标取消,莫言不得不放弃了考大学。令莫言在失望之中感到欣慰的是,那一年,他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黄县离家乡有很远的一段距离,莫言只能通过书信和女友杜勤兰保持联系,但是杜勤兰认识的字不足500个,她只能通过画画给莫言传情。
她给莫言画了一幅画:一个胖子,穿着棉衣,在大口吃馒头——杜勤兰想说的是:你要好好吃饭,注意保暖。
莫言刘给她回了一幅画:窗外飘着雪,一男一女坐在炕上,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莫言回复的是:等我过年回去一起吃饺子。
两人就是靠着这样一幅一幅的小漫画进行联系,用彼此都看得懂的语言增进感情。
1979年7月,莫言向部队请假,回乡与杜勤兰结婚——从此,杜勤兰就成了一名军嫂。莫言不让她再出去干活了,她就在家里成为了一名全职太太,也成了十里八乡最幸福的女人。
三、婚后两年,莫言双喜临门
1979年9月,莫言迎来了人生的重大转折,因为表现出色,莫言被调到河北保定市满城县管头公社石门村下隘刹总参三部五局训练大队担任新兵班长、保密员兼政治教员,此时的他,已经可以教授大学的课程,他主讲政治经济学、哲学、科学社会主义三门课。
在这期间,莫言坚持创作,但和之前一样,全部都被退稿。尽管备受打击,但是莫言始终没有放弃,他一直坚持写作,坚持投稿到当时河北保定一家著名文学刊物——《莲池》。
终于有一天有一个叫毛兆晃的编辑邀请他去编辑部面谈。在毛兆晃编辑的帮助下,1981年,莫言第一次使用“莫言”这个笔名,发表了处女作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开始展露了他的文学才华。
无疑,这是莫言写作道路上的一个重大的转折,也可以说,这是他的一个文学新起点。如果没有毛老这个伯乐,莫言的文学之路也许会走得更加艰难,所以莫言对毛老师一直心存感激。
也是在这一年,妻子杜勤兰生下了女儿管笑笑,莫言双喜临门。
在女儿出生几年后,杜勤兰怀上了二胎,但是由于当时已经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为了保住丈夫的军籍,杜勤兰选择了人流手术。这是莫言此生最大的痛,也是他对妻子最大的亏欠。
四、创作高潮
自从处女作发表之后,莫言的写作事业逐渐开始步入正轨,1984年9月,莫言考入原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当时由于莫言在部队表现优异,领导并不想放他走,甚至还想要提拔他当宣传科的科长,但莫言去意已决,他告诉领导:科长可以有很多,但是作家莫言只有一个。
就这样,莫言成功地踏上了自己的进修之路。
1985年,莫言发表成名作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1986年,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在文坛引起轰动。1987年,《红高粱》被张艺谋改编为同名电影,莫言担任编剧。1988年,《红高粱》获得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这是中国电影第一次引起世界电影界的关注);同年发表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1993年,出版长篇小说《酒国》。1996年,出版长篇小说《丰乳肥臀》。1999年,出版长篇小说《红树林》。2001年,出版长篇小说《檀香刑》。2003年,出版长篇小说《四十一炮》。2006年,出版长篇小说《生死疲劳》。2009年,出版长篇小说《蛙》,后来获得了茅盾文学奖。2012年10月,成为首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2016年,当选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副主席。2019年11月,与王振共同创刊《两块砖墨讯》。2020年7月31日,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晚熟的人》。2021年4月14日,被香港大学授予荣誉文学博士。2024年3月11日,莫言与另外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以“文学的故乡与他乡”为主题展开对话。
五、莫言的成就和影响
莫言,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也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他自1980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莫言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兼职教授,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莫言有代表作有《红高粱》、《檀香刑》、《丰乳肥臀》等。2012年10月11日,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称莫言“用魔幻般的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
2013年10月30日,中国首家培养网络文学原创作者的公益性大学“网络文学大学”开学,莫言担任该校的名誉校长。2014年12月,莫言先后获颁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据不完全统计,莫言的作品目前至少已经被翻译成40种语言。
六、莫言的诺贝尔奖,妻子有着一半的功劳
莫言和杜勤兰自1979年7月结婚以来,已经度过了将近45个春秋。莫言回顾此生,他最庆幸的,就是娶了这个没啥文化,却贤惠无比、体贴入微的妻子。非常难得的是,莫言从没有过绯闻或丑闻,他只专情于他的妻子。
在莫言出名之后,曾有一大批女粉丝追求莫言,但莫言始终不忘初心,全部都给拒绝了。在他心里,只有家里那个没有文化的妻子,只有她能够陪伴自己一生。
莫言对那些女粉丝说::我与妻子有爱情,灵魂的契合与学识和地位无关。
莫言一直很尊重妻子,从来没有因为妻子文化低微而嫌弃,但凡有活动,只要时间、条件允许,莫言一定会带着妻子参加。去参加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典礼时,莫言带着妻子一起参加,聚光灯始终在莫言身上,而妻子一直站在莫言身旁。两人看上去很和谐,甚至很有夫妻相。
对生活的本质看得通透的人,就能够保持清醒和纯朴来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