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在“晚霞无限好”读书会上,光惠书友读《心安即是归处》第壹章“生命本来没有名字”的第六节“人生之美”。
光惠书友说她读完这篇,也和作者有同感:“‘老’的美,老而美---这恐怕是比人生任何时期的美都要更尊贵的美”。
读到这句,光惠书友也有陡然觉得自己真“美”起来了,虽已耄耋之年,但老年或晚年,是人生的秋天,是一种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大家的心里顿时溢满青春的活力,一如那色彩丰厚富足,景色最美的晚霞。
人生之美的最高境界便是心灵获得圆融无碍的清净自由。要想登上这样的境界,需要我们通过自己的眼睛和心灵,观察人生,体验人生,直至参透人生。
而最快的方法就是沿着已到达这个境界的先行者的路走,登到山顶,看到人生最美、最壮阔的风景。最经济最快速实现的方法便是读他们写的书,正如季老所说的“好书”。
这些书,能鼓励人前进,给人以乐观精神,增加人的智慧,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增强人的伦理道德水平,激励人向困难作斗争,给人以高尚的美感享受。
这些书,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帮助人明辨善恶是非,帮助人找到正确方向,而不至于迷失方向的书就是“好书”,反之就是“坏书”。《心安即是归处》无疑是本好书。
孙叔读的第七节“知足知不足”和文姨读的第八节“有为有不为”,这两节更像是收获美好人生的态度和方法。
“知足知不足”是让社会安定,天下太平的灵丹妙药。我们还从季老的文章里学习了知足还有“场合”和“限度”之分,我们应少存非分之想。
“知不足”则是“人贵有自知之明”的简称,要了解自己,学海无涯,知不足方能为人类文化做出贡献。
“有为”是应该做的事必须做,“有不为”是不应该做的事不做。什么事宜做,什么事不宜做,其实只要诉诸一般人都能够有的良知良能(与第三节“三谈人生”的观点相呼应),就能分辨清是非善恶,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
应该不应该还有“大小”之别,“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凡事对国家有利,对人民有利,对人类发展前途有利的事情就是大善,反之是大恶。
凡事对处理人际关系有利,对保持社会安定团结有利的事情为小善,反之是小恶。
大小善和大小恶是有联系的。积小善可成能成名的大善,积小恶也可成能灭身的大恶。希望“每个人都能有为有不为,一旦“为”错了,就断然回头”。
光惠书友在读书会后说:“感恩晚辈对我们的赞扬和鼓励!让我们一起多读书,读好书。学会用正确的三观回忆审视过往的岁月,进一步增加精神食粮。过好精神和物质都丰富的晚年!”(全文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