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直到工作以后,我才找到正确的做事方法。
上学的时候,特指读研之前,大部分的生活模式是学习、然后考试,也就是标准的学生生活。读研之后,或者更早的大四做毕设的时候,模式就发生了改变,学习并不是贯穿整个日常行为的线索,而是换成了做事,具体来说,就是做实验、做项目。学习不再是主体,而是为了更好地做事而做的辅助与准备。
所以,我当时读研的时候说,感觉自己已经工作了,是在一个沉稳的事业单位里工作。而我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又是怎样的呢?大老板永远是最忙的那一个,博士和骨干研究生撑起了大部分的实干研究工作,而底下的人干什么事的都有,你摸鱼也不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每周的例会打打酱油,不需要在核心期刊发文也能毕业,毕业论文也很水。总而言之,只要你不是那么混蛋,你总归能毕业的。抱着一颗“没有毕不了业的研究生”的想法,加之中间一段时间被健康问题所困,我就这样浑浑噩噩地过了三年。基本上处于一种不知道干这个事情有什么意义、不知道为什么要干这件事、以及如何把这件事干好的多重迷乱之中。
那时候干一件事拖拖拉拉,做事不积极,没有目标性,走一步算一步,走到有困难的地方就不走了,走到需要别人配合的地方也不走了,就在那儿等。比如,那时候要做一个金属底座,需要外面的代工厂加工,我下了订单之后,就一直在那傻等,也不监控、也不推动。开例会的时候老板问我进度如何,我就说底座没做好,整个项目就没有进展。老板当时是有点生气的,而我竟没有完全察觉出来。现在我自己做了项目经理,手底下的人如果再犯这种错误,我一下子就看出来了。
经历过工作的磨练,我现在对于如何做事有了一点自己的见解。首先是明确目的,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想明白了这一点,动力才会足,并且可以避免朝着错误的方向去努力。这个目标可以是组织目标,也可以是个人目标。组织目标可以参考我之前的文章《我们为什么要做事》,这一部分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一般正常职场新人在组织中都属于执行者的角色,不管对错,要保证执行力就可以,可以按照八分做两分想的比例。踏踏实实地把领导、客户、公司的要求执行好就行了。而个人目标涉及个人规划,那是另外一个宏大的命题,不在这里展开。
明确目标之后,就需要制定计划。制定计划可以有效提升做事的效率,因为大部分时间我们处于一种茫然而不自知的处境,或者就算完成了一个工作项也不知道自己要做的下一项是什么。制定好计划并认真执行可以有效地避免这种问题。制定计划的时候要遵循SMART原则,具体含义请百度。即具体的、可衡量的、可达成的、相关性的,具有时效性的。计划当然是越细化越好,甚至你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制定计划的时候,就可以看出整个事情里面哪边会有风险、哪边已经有了问题,都可以提前去处理。
然后就开始做,做着做着肯定会遇到困难。遇到困难一定要自己去尝试解决,如果需要其他人解决这个问题一定要监控推动起来。如果都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解决问题的进度过慢,不能满足之前制定的细化的计划时间点要求。就一定要将问题升级,将问题汇报给领导,向领导求助或由领导决策。如果是组织外部的问题,就需要尝试其他的推动方法。
做的时候可能还会看到之前制定计划时没有看到的风险,所谓风险,就是还没有转换成问题的问题,在它转变为问题之前,是需要做出一些行动把风险解决或者规避。
最后,按照PDCA的原则,在一定的时间节点上要进行检查。等事情做完之后,要进行总结。就像我这篇文章所做的事情一样,就是在对之间的经验教训进行复盘、总结。一方面可以看到把之前的经验形成规律性的行事指南甚至转变为流程。另一方面,可以反思自己在整个项目中哪些地方没做好,下次如何改进、如何避免?或者一件事情可以有更好的解决思路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