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九月底开完家校合育培训到现在已经过去四个月了,工作坊成立,种子教师都录入了信息基本到位,可是活动却迟迟没有开展,县局领导说没有上面的红头文件,而省里说文件早已下发,市里也没有任何的动静,不知道工作如何去开展。
大家都知道家校合育的重要性,能促进孩子的成长,特别是全国上下都在提倡家庭教育,可面对应试教育又显得微不足道,感觉在夹缝中生存。校领导重视的在本校搞点活动,促进促进家校合育的进展,不重视的就漠视它的存在。
特别是这些推荐的种子教师们,即使内心有一团火,也没有用武之地,不知道从何做起。甚至对我来说,我也不知道从何下手,唯有取得局领导的认可,或者上头下来红头文件可能按照文件执行,如此一来,只有等待。
家校合育真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一項长远的新工程,犹如红日初升,来日方长,等待时机,厚积而薄发!
既然联盟已经成立,老师都到位,等待过程不能浪费时间,只有好好的成长自己,沉淀自己,提升老师的素养,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时机来时,有用武之地!
唯有读书,才是最好的成长自己的方式,也是最便宜,最节约时间的方式,大家在家中就能好好的成长自己,站在大师的肩膀上提升自己。这一年一来,我读了朱永新老师,李镇西老师的很多书,他们提出的新教育与我们现在的家校合育很吻合,所以挑选了一本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希望和大家一起共读,共写,共成长,成为尺码相同的人,一起走在未来光明的路上!
我自费买了18本书,每人一本书,这书分三次到家,当当网书店没有那么多的存货,分三家买的。书到家已经一个多月了,一直没有给老师们发下去,想着去县教育局申请一下,能不能开个启动会议,让大家明白自己以后要干什么,现在都稀里糊涂着,没着没落的,再把书一起发下去。可是局领导也没有联系到,我自己也迷茫着,不知道哪位领导负责家庭教育。
看着垦利的家庭教育做的风生水起的,特别的羡慕,他们有县教育局,县工管委支持,联合东营云端花海家庭教育培训中心,联合对老师们进行培训,由高级家庭指导师培训到现在的高级家庭指导讲师的培训,一步一个台阶在上升,而我们利津却风平浪静,没有一点动静,心里也是有些着急。如果能把全县这40位种子教师先培养起来也好啊,毕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可这星星之火何时点燃?
一眨眼,寒假到了,只能让工作坊的老师们自己抽空来取书了,东方不亮西方亮,会议培训暂时没有,那就从自己培养自己开始吧。通知发到群里后,只有二校张其强老师把书领走了,本校的綦跃杰老师我把书送到他办公室的,他拿到书以后还把书钱发给我,我知道大家不好意思来拿书的原因,可能觉得是我自费买给大家的,都感到不好意思。其实,在我内心来说,如果大家能把书领走,认真的学学,就是对我最大的安慰和支持,一本书,是我送大家的礼物,难得能有缘聚在一起,成为一个联盟,共同体了,实属不易,我心甘情愿送给大家的。
就在今天,孔祥海老师过来了,胡振兴老师过来了,我从内心感到高兴,毕竟有人愿意一起学习,一起行走,对我的做法支持,从内心感激他们。特别是孔老师带走了五本书,给附近的老师们捎带着,送到他们手中,或者就近取书。我也感谢孔老师的启迪,我怎么就没有想到给老师们捎过去呢?内心充满了自责。
老师们不好意思过来取,自己可以送书到家或者单位啊,受到启发后,我就单独联系每一位老师,咨询他们的住处,希望能把书尽快送到。通过了解让我自己明白了我确实做的不够,没有站在老师们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比如北宋吕老师她住滨州,汀一崔老师住河口,他们很少到利津,确实我考虑不周,没有做好,如果提前受到启发,找人把书给他们捎过去就好了。知道做不到说明心未到,很多时候非不能也,乃不为也!
我身边很多便利的老师,如果想到了去做,完全可以做到,北宋也好,陈庄,汀一、二也好,虎滩、盐窝也好,完全可以办到,岳校长巴校长的爱人都在同一个单位,举手之劳的事情,怎么就没做呢。今晚赶紧联系巴校长爱人,她说明天出发去陈庄办事,正好可以把书捎过去,放在陈庄他们取书就方便多了,如果早一点这样做,崔老师也不至于自己购买了书,我只好把那本书送给了巴老师爱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吧,只有做到了才能得“道”。
明天出发去送书,内心充满了喜悦,感恩一切的遇见,让我从中受益,得到了提升,在反思中成长了自己,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去考虑问题,提高我感知别人的能力,从而懂得一个道理:不索取,不自我,修一颗无我利他、感恩奉献的心,成为一个温暖有力量的人,就能收获满满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