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
一位乡村教师的精彩绽放
--记全国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范磊
杨益军 方辉(2010.05.21)
李兴镇中心学校自2010年3月底以来成了相关媒体关注的地方。前不久,这所不太起眼的乡村学校破天荒放了颗令安徽中语界为之惊喜的卫星:在全国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10年全国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观摩大赛上,作为安徽唯一参赛选手,李兴镇中心学校青年教师范磊不负重望,喜获大赛一等奖,填补了国家级大赛没有农村教师参加并获一等奖的空白,向全国中语界展示了安徽省中学语文新课改的喜人成果。
A:网友眼中最耀眼的明星
先看近期网友对范磊示范课的评价:
土壤之梦新浪博客:
“下午,在曲阜,听了一节好课,就是范磊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么一篇抽象性的议论文,让范磊老师解读的那么生动,那么深入,那么形象,不仅给学生以享受,还给听课老师一种享受,每个人对这篇文章都有了更深的理解,甚至在出示那些中国脊梁的照片时,在范磊老师的深情表达时,我的眼里充满泪水,在《五星红旗》的歌声中,我内心有一种风帆在鼓起,一种中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范磊老师也是来自安徽的一个农村乡镇中学,达到这种境界,肯定是长期修炼的结果,一看就是拥有了真功夫,不是花拳绣腿,一招一式,都浸透了多少汗水和心血。”
网友刘建:“听完范磊老师课的第二天,我和同行的老魏走了过去,我说:‘你好,范磊老师,祝贺你昨天的成功,你已经是这个舞台上最耀眼的明星了。’范磊老师没有气宇轩昂的风度,也没有居高临下的气势,他就像一位朴实的农民,坚韧而顽强,执着而专注,他的课堂是才华横溢的,他的课堂形成了推动学生不断向上的强大动力。我最后说,请范磊老师给我签个名吧,我现在是你的粉丝。他不好意思的想推辞,一见我是真诚的,就在我的听课本庄重的写下‘用生命拥抱语文-----与刘建老师共勉。’今天,范磊老师受到了评委老师的一致夸赞,如愿夺得一等奖,因为不再排名次,所以,一等奖第一名就无从谈起了,但我认为,他就是一等奖第一名,毫无疑问。”
云卷云舒网易博客:“今天在曲阜观摩了2010年全国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大赛,听了四节课,从中都有所受益,然以安徽阜阳的范磊老师执教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为最。讲议论文想出彩难,讲鲁迅先生的杂文想出彩更难,可范磊老师却做到了。整节课不论是执教的范磊老师自己还是学生,乃至听课的旁观者,几乎无不被其课堂气氛所感染,这节课的结束应该说把整堂课推向了高潮,学生的民族自信力、民族自豪感、民族责任心已被范老师图文并茂的课件、生情俱佳的讲读从心底激发起来了,我想学生们的内心彼时一定是热血沸腾如潮澎湃的吧!”
似水流年新浪博客:“范磊老师一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特别是在课堂的高潮环节,范老师用大屏幕展示了一幅幅让每个中国人热血沸腾的图片:神六飞天、嫦娥一号升空、奥运会成功举办,并伴有《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的歌曲,此时的学生心情激动,眼含泪花,最后老师让一名学生板书一个词语,不管写什么,只要突出中国人自信即可,学生在黑板上写下了“自信永存”四个大字,顿时,整个会场掌声雷动,课结束时,自信的音符仍然铿锵有力的响在每一个人的心里。我想,这节课肯定会给学生留下永生难忘的记忆,我个人觉得这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因为它触动了学生的心灵,好课应该就是这样吧!因为它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方法,更多的是一种心灵的震撼与启示。”
再看官方网站安徽教育网3月30日对范磊示范课获奖的报道:
范磊老师执教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给评委和在场的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赛组委会评委、全国中语会常务理事孙雷认为:“范磊老师这堂课教学互动过程设计得干净利落,简洁明快。三维教学目标处理到位,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染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特别是师生阅读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的共鸣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鲁迅精神闪耀全场。感情进入了一种境界。”“征服了全场听课的师生和评委”。
大赛组委会评委全国中语会副秘书长钱加清评价:“鲁迅的文章最难上,鲁迅先生的杂文更难上,一个来自农村的教师在全国大赛的舞台上执教鲁迅的杂文,其难度可想而知。但范磊老师的演绎让我们叹为观止。反复让学生通过阅读走向文本的深处,点拨引导有度,关注学生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学生在老师的点拨引导下,始终处在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与作者的对话上。课堂设计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呈现出层次感梯度感。”
大赛组委会评委全国中语会常务理事厉复东评价:“理念新,方法活,情感浓,能够贯彻新课改精神,充分展示了极高的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给学生以高雅的审美享受。”全国中语会语文教学艺术课题组组长王友才在评课时说:“这堂课充分展现了语文教学的艺术性,带领学生自由的出入文本,显示出极高的驾驭能力。全场师生十余次的掌声就是对这节课的充分肯定。”
B:是该到玉米花爆炸的时候了
近几年来,因对新课改的高度关注,记者曾多次查阅过媒体和网络对一大批全国著名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深感范磊的一堂课能赢得专家和网友如此评价和赞誉者在全国也鲜为仅有,这种十分精准又令人“叹为观止”的评价,不仅是范磊的荣誉,更是阜阳中语界乃至安徽中语界的荣誉。
范磊在此次全国大赛上脱颖而出,虽让人十分意外,但其实早在安徽省著名语文教研员杨烨及阜阳教研系统蒋曙光、邢桂贞、沈松怀、韩洪灵等人的预料之中。
范磊在喜获殊荣后对引其上路的太和县教研室葛维春说:“我好幸运。”葛维春却说“不是你幸运,是该到玉米花爆炸的时候了。你是在爆花桶里烧烤的玉米,该爆炸时拦也拦不住。这是对你坚持的回报。”
范磊参加工作18年,在阜阳市太和县最偏远的乡村一干就是18年。他是农民的儿子,一个典型的农村教师,却书写了中语界的一个又一个传奇。在不到一年一年里时间内,他屡获殊荣,连续多次在权威比赛中精彩绽放,为安徽省农村教师争得了荣誉:
2009年10月10日,作为阜阳市第一位来自农村的教师代表参加阜阳市中学语文优质课选拔赛,被推荐参加全省优质课大赛;
2009年10月20日,参加安徽省初中语文优质课大赛,荣获一等奖,成为安徽省第一位获省级优质课大赛一等奖的农村教师;
2009年11月29日,代表安徽省参加在绍兴举行的“长三角语文教育论坛”执教展示课,成为第一位代表安徽省面向全国执教展示课的农村教师;
2010年1月14日,参加安徽省第三届教学应用新星大赛,荣获“安徽省教学应用新星”称号,成为我省第一位一学期参加两次省级大赛均获得一等奖的农村教师;
2010年3月27日,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大赛,成为此次权威大赛一等奖得主 ;
2010年4月15日,代表安徽省参加首届全国中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课例展评荣获二等奖,成为我省第一位一学期参加两次国家级大赛并获大奖的农村教师;
2010年4月13日、29日,先后在阜阳市中学语文中考复习研讨会及全市农远工程教学应用经验交流现场会执教观摩课,好评如潮;
2010年5月20日,参加2010年全国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精品展示课暨中语名家教育论坛执教展示课,成为我省第一位以全国大赛一等奖身份参加面向全国执教展示课的农村教师。
范磊先后在绍兴、曲阜、池州、临泉、太和、长沙等地为省市级专题研讨会作示范课,由于成绩突出,被评为全国中学语文教学艺术优秀实验教师,安徽省教学应用新星,阜阳市教坛新星,阜阳市首批中学语文骨干教师,阜阳市优秀班主任,太和县优秀教师,太和县师德标兵。因其肯在教法、学法上动脑筋,能够因材施教,他所在班学生学习成绩在平行班中总是名列前茅,毕业会考中总是位居榜首。所教学生在各级各类的演讲比赛、书法竞赛、作文竞赛、口语竞赛中频繁获奖。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范磊善于思考,尤其是每次培训归来后,他将自己学到的前沿理论,结合自己的体会,配以适当的案例加以阐释,让前言理论“软着陆”到自己的实际教学中。他利用暑期备课时间对全镇,全县教师进行新理念、新课程、新教材的培训,先后多次到乡镇为农村教师送教下乡和做报告,为全县骨干教师进行专题讲座,让广大一线教分享其新课改成果。学习着、探索着、实践着、付出着,他尝到了双赢的快乐。
在教学之余,范磊勤于笔耕,他撰写的论文相继收入多部权威专著,其中《控制课堂环境,让课堂流程艺术化》收入《语文教学艺术探索》一书;《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记承天寺夜游》被收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案例选评》一书;范磊的诸多语文教研论文在全国征文大赛中屡屡获奖,仅2008年以来,他的《让语文课堂充溢文学教育的气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开放性问题设计艺术》、《注重文学作品教学 培养学生文学能力》、《警惕语文教学中的“去文学”现象》、《誓将积累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例谈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积累习惯》等论文分别在中国教育学会、全国中语会举办的各类征文大赛中连续5次荣获一等奖,作为中学语文教坛的“获奖场业户”,范磊令人为之瞩目。在新课改的探索中,范磊时刻做有心之人,他不断的实践、思考、总结,再实践、再思考、再总结,每一次实践、思考、总结的过程,都是一个不断升华飞跃的过程,仅从上述几篇获奖文章的题目就可看出其理论思考所达到的深度。
C:与“勤”结伴,给生命打下厚重的底色
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现场准备这节课我只用了十五分钟,但备这节课我却用了一辈子。作为一名在偏僻农村奋斗了18年的普通教师,范磊对这句话绝对有着极为深刻的感悟。
有人教了一辈子的书,却仍然还是一年的水平,有人只教了一年的书却有别人几年的水平。原因很简单,前者每年只是前一年的重复。自然没什么长进,也没有什么成功的乐趣。“教学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学也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范磊认为不管是求真还是创新,都需要我们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和脚踏实地的辛勤实践。正因如此,范磊与“勤”结伴,给自己的生命打下了厚重的底色。
1、勤读书,不断丰厚文化底蕴
小时侯,他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当一名教师,中考填志愿,他放弃了读高中的机会,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读师范。为了将来能当好一名人民教师,他勤学苦读,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正是这种苦读,让他养成了广泛猎摄的习惯,至今没有松懈。“许多年来,我用最笨拙而又最科学的方法读书;许多年来,我用最辛苦而又最有用的方法读书;许多年来,我用最麻烦而又最精细的方法读书。”是读书练就了他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厚重的文化底蕴;是读书使他从乡村教坛一步步走冲出阜阳、脱颖安徽、走向全国。
2、勤听课,不断探索教学门道
刚走上工作岗位,提高教学水平的捷径就是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范老师说他很幸运,当时学校有一批乐于帮助年轻教师的好老师,对他指点很多。所以他经常走进他们的课堂,学习他们怎样处理教材,怎样组织教学,怎样落实双基,怎样进行德育渗透。在他们的指导下,渐渐能对每节课做出自己的评价,边听课边做旁批,该环节好在哪里,处理不妥又是什么原因。现在他听课或提纲挈领或课堂实录,最有特色的还是那旁批,观点清晰,目光犀利,直击要害。
3、勤尝试,不断承载苦乐的“折磨”
范老师说,没有公开课的平台,他也走不到今天这一步。因为有专家高手的悉心传授,虽属“二手感悟”,但进步速度肯定比单打独斗、点滴积累要快。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前几年,他总是主动请缨,承担教研课、乡镇调研课、县级调研课。这当中也付出了很多代价。有时接受任务后却不知如何着手,担心着急,一连几天睡不好觉;有时教研组老师们的意见有分歧,自己却不知如何取舍;有时指导老师的意图自己怎么也落实不了。由于年轻好胜,得到表扬,自然是暗自欢喜,但如果领导和老师们的评论击中要害,他又会泪流满面,好几天快活不起来。真是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苦有乐。正如特级教师窦桂梅所说的:“上公开课,就像家中来了客必定要洒扫庭院,准备盛宴一样,其中有准备的紧张,更有展示的兴奋。这就像过日子,如果没有客人,可能会终年粗茶淡饭、散淡随意,正是那经常光顾的客人,使得‘我’的家政手艺一日千里。”是一次又一次的公开课磨练让范磊变得坚强、成熟、视野开阔;是一次又一次的公开课磨练加快了范磊脱颖而出的步伐;是一次又一次的公开课磨练让范磊不断产生质的飞跃进而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D:与“研”携手,折射生命光彩
教育科学研究就像是一块三棱镜,能使平凡的教学凸现出研究的价值,能使人转换视角,发现一个全新的研究天地,能使平凡的工作折射出生命的光彩。
范磊坦言,他的进步,得益于课题研究。一个农村教师,他曾参加3项全国科研课题的实践和研究:2003年申请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语文教学艺术研究”的子课题“作文教学艺术研究”已于2006年9月顺利结题;2005年申请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语文高效阅读能力培养”的子课题“文学作品高效精读教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已于2008年3月顺利结题;2007年申请的全国文学教育研究专题组之子课题〈〈文学鉴赏与高效阅读训练〉〉即将结题。2009年申请的安徽省科研课题《中学语文名师成长机制及个案研究》正在精心研究之中。所以,他习惯把课题研究的新思想带进课堂,运用课题研究提出的新方法精心设计每一堂课,把每一堂课当一个小课题来研究。这样,课堂也就有了新意,课题研究也有了抓手。
范磊认为读教育经典,与大师对话,方能在理性的原野上尽情追逐,而教科研的新思想就是在这样的对话中催发的。
2002年3月,范磊自费外出去杭州学习,聆听了当年的“语文报杯”全国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大赛,花去了4个月的工资。但就是这次观摩学习,让他开阔了眼界,连声感叹,语文课原来能上得这样精彩!此后他又先后到徐州,武汉,亳州,北京,黄冈,池州,宿州,九江,绍兴等地学习,观摩。在尽情享受名师智慧盛宴的同时,他分秒必争地与苏霍姆林斯基、赞可夫、皮亚杰、布鲁纳等世界著名的教育家对话,如饥似渴地聆听教育专家程翔、余映潮、陈金明、苏立康、陈仲梁、张定远、顾之川、陈军、王君等一大批当代语文大师和曹文轩、熊召政,晓苏等作家的报告讲座。大师们的声音为他的教育天地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口,他开始理性思索自己在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透视时下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发现自己看问题透视程度深了。
生命是如歌的行板,岁月是跌宕起伏的诗行。范磊给自己取了个笔名“璞玉’,他说:我生于农村,扎根于农村,璞者,尚需不断雕琢。其实,他在不断地进取中,已经洗尽铅华,守璞成玉。
E:记者手记:范磊的成功更具示范和标本意义
“省教研室语文教研员杨桦老师曾对我说过:‘农村学校的教师素质不一定差,课堂也可能不比城市的差。’正是这句话给我这位农村教师以巨大的自信和鼓舞。!能站在全国课堂比赛的舞台上,我永远感激她在我成长的关键时刻给予的鼓励。”看上去质朴厚道的范磊动情地对记者说。杨桦老师给范磊评课时称赞他展示出了来自安徽农村教师的教学能力,范磊的成功让杨桦这位安徽省教研员更有信心发现打造一批属于安徽的并不亚于苏浙沪的乡镇名流。
全国中语会语文教学艺术课题组组长王友才在评课时曾经感慨地说:“全国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大赛是全国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具有权威性的赛事之一。范磊老师的获奖填补了国家级大赛没有农村教师参加并获一等奖的空白,具有特殊而深远的意义。”
放眼全国,名师大都出在县城以上的大中城市,并且相对集中于城市的重点学校。
范磊则是一个例外。
18年来他一直任教的李兴镇中心学校,距离太和县城三十多公里,是安徽与河南交界的地方,在这样一个如此偏僻的乡村中学,范磊取得了包括城市重点学校教师也为之羡慕的成绩。
农村学校的生活条件、工作条件、教学条件无论如何是不能与城市学校相提并论的,在相对封闭落后的条件下,范磊“给点阳光就灿烂”。
他与勤奋结伴,通过读书赢得了与城市教师一样与大师对话的机会;通过网络和外出观摩教学找到了与城市教师一样感受名师先进教育理念的机会;通过勤奋笔耕不断总结得失并参与征文活动找到了和城市教师一样展示才华的舞台,凭着“用生命拥抱语文”的不懈追求,他在乡村学校执着而又乐观的坚守着、跋涉着,他也曾经困惑过、犹豫过,但他付出了、探索了,最后终于绽放了!
“我要一直向前走----让梦想牵扯着生命的脚步,一路跋涉;让生命成为一架云梯,一直延伸到梦想成真的那一刻。”范磊揣着梦想坚守在这所乡村学校,
他的成功给广大教师尤其是农村一线教师无疑是个极大的鼓舞。
阜阳市一位农村中学的青年教师在网上留言:“前些日子,我一直感到很消沉,认为自已命运不好,在农村中学一辈子也别想干出点什么名堂来,范磊的成功经历一下子让我震作了起来,看来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
亳州市一位网友在跟帖时写道:“作为一位重点中学的老师,我曾毕业于一所让人羡慕的师范大学,也曾为自已取得的教学成绩而沾沾自喜,但和范磊一比,我顿感汗颜,我必须自我加压,让我的教学生涯更精彩!”
“对范磊事迹的宣传确有必要,也非常及时,尤其是新课改正纵深推进的当下,乡村教师范磊的成功更具示范和标本意义!”阜阳市教育局长胡涛对采访的记者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