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和青芒刚认识的时候,2人都是HR。她们相遇的时候,特别的同类——差不多的年纪,都是主管,都各自在一家不大不小的公司,都负责1~2个模块,都爱学习,在同一个城市。
6年以后,青芒是带过业务的副总,番茄是人资行政经理。6年来,青芒跟着老板一路打拼,老板是1号,青芒是2号,前行路上各有艰难和荣光。青芒带过业务,跑过市场,构建组织,变革模式,磕磕绊绊又稳扎稳打,成了现在的青芒。
番茄在这6年里也是不断学习,精进专业,换了家公司,稳中有进,主导一个部门。期间,俩人也时常见面聊天,各自对觉得对方很不错。
在聊天的过程中,番茄很明显得感觉到2人的不同。虽然青芒常赞番茄的专业度,认可番茄的方式方法,吐槽自己公司的不足之处,而番茄则发现青芒在讲述一个问题的时候着眼点更高,提供解决思路的时候更自然的采用调度资源的方式。
番茄不禁想:我和青芒的不同是从哪里开始的呢?
番茄发觉,2人最大的差别思维方式的不同。青芒明显的思路更宽广,考虑问题的角度和切入点更深、更广、更本质,对表象不会过多停留,也不很在意,很能一下get到点,2人沟通很通畅,没啥“我这样讲话你会不会感觉不好”这样的杂质,常常直奔“咋整”的解决方式而去。
番茄发觉,主要是2人所处的环境不同。青芒是老板的副手,老板把青芒放在2号的位置上,于是青芒不得不跳跃着承受压力,从原本的专业里跳脱出来,去做关于整盘棋的事,要站在全局的角度去考虑做事,是挑战也是机遇,也是青芒新的生存环境。
青芒得站在公司角度上去解决公司层面上的事情,也因为在那个位置上,能看到的面和能调度的资源也随之增大,日子久了,自然是愈加习惯、愈加顺手了。而番茄呢,在“部门”这个领域里升迁,最高也只有一个部门的高度和资源。这是海拔的阶差啊。
所以,这就是环境的力量,人的生存环境变了,应对的方式也本能的随之而变。番茄和青芒的不同,就从她们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开始的。
so,要改变一个人,就给TA换个生存环境,在生存环境没有变更的情况下,再多努力也是枉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