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民街,南北走向,南起大红罗厂街,北至地安门西大街。全长627米,均宽7米。清代称旃檀寺西夹道,亦称旃檀寺。1911年后又称旃檀寺西大街,因东侧原有旃檀寺,故名。1965年因胡同地处国防部之西,遂取"军爱民"之意,改称爱民街,并将北炭厂并入。旃檀寺原名弘仁寺,《日下旧闻考》卷四十一载:"弘仁寺地最爽朗,即明清馥殿旧基。康熙五年(1666年)改建为寺,迎旃檀佛像居之",故俗称旃檀寺。1900年庚子之变时寺毁,旃檀佛像消失。
爱民街是1965年后的新名称,但其历史正如前段介绍,是有一定底蕴的。现在,爱民街还有四个巷。
爱民一巷,东西走向,东起爱民街,西至西什库大街。全长158米,均宽5米。明代为赃罚库地界。清代库废,形成街巷,仍以赃罚库为名。1911年后更名为永祥里。永祥里原为东西向南北两条平行小巷,其南巷因是爱民街西侧自北向南第一条胡同,故1965年更名为爱民一巷。1990一2003年拆除,并入地安门西大街。
爱民二巷,东西走向,东起爱民街,西不通行。全长56米,均宽3米。明代属赃罚库地界。清代库废,后形成街巷,清末称大院。1911年后,因有杨姓大户居此,故又称杨家大院。因是爱民街西侧自北向南第二条小巷,1965年更名为爱民二巷。
爱民三巷,东西走向,东起爱民街,西不通行。全长76米,均宽3米。清代为妞妞房地界,后形成街巷,称盒子胡同,以形为名。因是爱民街西侧自北向南第三条胡同,1965年更名为爱民三巷。
爱民四巷,东西走向,东起爱民街,西至西什库大街。全长195米,均宽4米。清代原为菜园,故称菜园。后形成胡同,遂称菜园胡同。又称菜院。因是爱民街西侧自北向南第四条胡同,1965年更名为爱民四巷。现仅留有两个门牌的平房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