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此系列第一篇的时候,那时文芳的这个“小结(一)”已经出炉,但我当初还是用了这个标题——美好生活读出来。因为文芳说每次课程开始前的那句“读出美好生活”,并不是随便拍脑袋想出来的一个口号,它背后有着很深的科学道理。
现在回过头去审视,发现——美好生活可以通过“读”的方式出来,但还得加上行动的方式。所以不妨再次强调这个主题,也再次发表一些感想。因为距离第一篇文章已经有一个月之久。
文芳说——我要特别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科学,主要指的是脑神经科学和行动科学。这就是我短得不能再短的板。(这也是我较为喜欢文芳这个读书分享的原因之一,一是因为他的声音很好听,二是因为他从一本书里谈到几本书,而这几本书的介绍都是精髓,相当于我捡拾了文芳的阅读成果,免去了我的阅读时间,所以我要大段引用,才能以示我的喜欢。)
(一)文芳说——“读出美好生活”,最为核心的,是这个“出”字。
“出”的第一层意思,是“显露”,让隐藏在文本中、在日常生活中的“美好”显露出来,这意味着我们要有发现“美好”的能力,要有在“美好”之间作筛选的能力。
“出”的第二层意思,是“来到”,让这些原本在自己生命外部的“美好”,与自己的生命发生关系,“来到”自己的生命中,这意味着我们既要知道自己需要怎样的“美好”,又要练就把“美好”纳入自己生命的能力。
“出”的第三层意思,是“生长”,让“美好”在自己的生命中扎根、生长,完全变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这意味着我们成了一个朝向美好的不断自我更新迭代的人。这才是橘林读书会提出“读出美好生活”的最终目标。
脑神经科学的研究表明,学习的本质就是在神经元之间建立新的联结。“读出美好生活”这句话背后也蕴藏着相似的道理,那就是:让外部的“美好”与自己的生命发生联结。
“显露”“来到”“生长”,后面搭配的都是“美好生活”。如果你能将这些“显露”的地方抓得牢牢的,用较为“入木三分”的思考去反思自己的生活,才能将这些“美好”留住。
上上周,我们进行了《教师阅读地图》的分享,分享之前让老师们做了一个自己的阅读地图。大部分学科的老师阅读都有涉及,让他们进行分享时,我们会发现——三十岁以上的老师会发出此书给他们“当头棒喝”的感受,在阅读清单里无一例外都加上了本学科的专业知识。而刚参加工作的老师自认为需要弥补的阅读缺陷是人文学科方面的。我认为这就是我们通过阅读此本书,“显露”出来的美好。
当然,能否将这份美好留住,就得看是否在“生长”。生长,也许就应该是我们的“行动”。
(二)文芳说——读书加上“行动”,才能理解并改变自我;读书加上“行动”,才能了解并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如果光读不用,等于白读,不但浪费了时间,还浪费了精力。
那怎样才算在用呢?那就一定是有行动。
我认为,这里的行动应该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有读书这个行为,而不是仅仅靠意识来读书。另一方面,需要将读书所获去实践,去操练,才能让写在书上的知识“变现”。
比如读了积极思维,那就需要去实践,刻意去实践,将遇到的每件事都换成积极思维去思考,去行动,才能知道所学的知识对于自己来说是否有用。
比如,学了一堂课的开始技巧,就需要在课堂上去实践此技巧,看是否适合自己班里的学生。
比如,知道学生的问题意识很重要,那就需要在每节课上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看课题提问、根据情境提问、自学教材后提问、做完学力单后提问、根据他人的思考提问等,每条路径的使用范围,学生的反应情况,尤其是学生个体之间的纵向比较等,都值得去研究。
……
有了 行动, 你的读书才算真正“读进去”了。
(三)一个思考题:请你分享一下,在教育之外,你获得过那些有价值的具有教育意味的启示?
对于此话题,似乎需要先澄清一个事实。
从广义来说,世间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算做属于教育范畴。从常态上来说,教育需要受教育者、施教育者和教育媒介,但当受教育者和施教育者都变成同一个人的时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我教育,教育就已经发生了。所以,我们每个人时时刻刻都处在一个教育的场。
关于这一点,我写的“小事收录机”里,可能有部分就属于此。
比如:穿着平跟鞋,但行路时也不能大意。
因为遭遇过好几次险情,差点一个趔趄,倒在地上。若真的倒下,不但狼狈,还会很痛。
所以,不管走什么路,都要小心一点为好。
再比如:“走得越舒服的路,就是下坡路。”
好像有那么一回事。
舒服是因为人的很多感官得到满足,比如说吃的、玩的。总而言之,就是不自律。
不自律的人生,多少还是有些可怕的。
读,先让眼睛动,接着是嘴巴动,思想动。而行动,必须把所获的思想经由手、嘴去执行,再经由大脑反复思考,“美好生活”才能被照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