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我们都很羡慕那些读书又快又能轻松记忆的高手。高手都有这样的习惯,可以快速阅读一本书,读完后还能详细地说出书中的内容。
今天的内容就是教大家如何高效阅读。
话不多说,咱们进入主题。学习速读之前,我们必须要克服两个错误观念。
一是阅读应该逐字逐句阅读。
无论你是阅读报纸、小说、网络打印文本或是物理教材等,都从一字不落地读到结尾。这种方法明显是在浪费时间,要想成为高效速读者,必须改掉不良习惯。
二是从头读到尾读完一本书才能理解书的内容,才能记住重要的信息。然而,很多时候,你会发现采用这样的方法参加阅读测验后,你并没有记住应该记住的内容。反而因为想要记住的内容太多而一无是处。
克服上边两个错误观念后,我们就可以学习快速阅读的五个步骤了。
第一步,打开一本书之前,你要确定阅读目的,然后带着目的去书里找答案。一旦有了具体目的,阅读就会变得容易。你可以问自己两个问题,帮助自己设定具体的阅读目的。比如,阅读《如何高效阅读》这本书之前,你可以问自己以下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通过阅读,我要提升自己的哪方面的能力?如果你的答案是提升自己读书的速度,那么就要将阅读的范围聚焦到书里关于提升读书速度这一模块。
第二个问题,我想要或需要从书中找到哪些具体内容?因为我们的目的是提升读书的速度,所以我们需要找到的内容就是,提升阅读速度的具体方法。
第二步,读书是要摆脱默读的束缚,利用线性阅读法提升10倍速度。正确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并不需要默读或者读出作者写出的每个字,大多数情况下只需要提取句子中的关键词就能获取这句话的核心观点,因此不要在脑海中默读出来,同时快速地移动自己的眼球搜索关键词。如果你的眼球扫描的速度太慢,只要用你的手指作为指引,带领你的眼球快速移动即可,如此一来你的阅读速度将会飞速提升。由于这种方法是按照文字顺序进行的,因此被称为线性阅读。
第三步,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理解作者的核心观点,也就是把作者的观点转化为自己熟悉的知识点,快速消化吸收。也就是理解记忆。这也是为什么罗斯福等名人读书快而且能够复述书中的知识点的原因。
第四步,回忆模式将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虽然第三步的理解记忆已经将你与普通读者区分开来,但是没有人能够逃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魔抓。刚刚记忆完毕100%,20分钟之后剩下58.2%,1小时之后只能记住44.2%,1个月后仅能记住21.1%。不过我们面对艾宾浩斯并不是束手无策,借助工具将知识点再加工并输出就能够克服遗忘曲线。这个工具就是彼得·孔普发明的神奇之线,其实只是一条斜线,在斜线上记录下描述文章主旨的词汇或短语。
从斜线开始,最后形成可视化的模式,类似于思维导图作为信息记忆工具,以自己熟悉的文体写出书的核心信息,或者大纲,如此就能帮助你记忆更容易。
第五步,把握非小说类书籍的特点,成为罗振宇式的速度专家。其实罗辑思维和得到的大当家罗振宇就是我们身边的速度专家。薛兆丰曾经在奇葩说的舞台上说过这样一句话,“罗振宇每天都要对着一块像墙一样大的屏幕,快速地读好几本书”.....
当时,不理解,觉得薛教授是在给老罗带高帽,后来逐渐接触并熟练使用速度方法后,便觉得我要有一块墙那么大的屏幕,我也能像他那样天天读书。像老罗这种速度专家,通常会使用终极技巧,就是根据书的特点,结合速度技巧进行阅读。比如新闻报道通常写的是故事、大多数评论、杂文以及其他说明文,包括一般资料书与课本。这类题材一般都采用简单的三个部分构成:介绍、发展与总结。
总结往往是最重要的部分,因此这部分是阅读的关键。对于非小说文学图书而言,作者在开头先给出主要观点,告知事情的发生发展或者提出问题,然后阐述观点并给出论据,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因此,最重要的内容在开头结尾。
在教材或其他远比单篇文章要长的材料中,你通常能发现新闻报道和非小说类文学作品的写作方法会反复出现。比如图书的作者会在内容摘要或第一章提出主要观点和论点,后面的章节都有各自的要点以及相应的组织方式,但都属于整本书主要观点的发生与发展,最后的章节、后记或结语部分一般用来总结作者的主要观点。
所以,训练有素的读者阅读次要段落时会加快速度,而在重难点部分会放慢速度,这就是速度大师的核心竞争力。
好了,以上就是如何高效阅读艺术的精华内容,看完之后不要忘了关注、转发、评论、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