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为什么要“烧纸”,下面的人能收到吗?不烧会怎样?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祭祖节,远古时代的人有很多信仰,比如图腾崇拜、太阳崇拜、又或者神灵崇拜。

其中有一种叫“祖先崇拜”,就是把已经故去的先辈、当作神灵一样去崇拜信仰,当时的人,会选择在春季来祭祀先人,叫作“春祭”。

清明烧纸

因为春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同时也是一年劳作的开始,古人靠天吃饭,选择在春季祭祀先祖,就是希望得到他们的保佑和庇护,祈求今年能够风调雨顺,获得一个好的收成。而每逢春祭正好是天清地明的时候,所以后来慢慢就演变成了以“祭祖”为主题的“清明节”。

清明节这天,通常由父母带着儿孙,一家人前往扫墓,要准备一些酒瓜果之类的祭品,在坟头打扫添土之后,在烧纸焚香进行祭拜,其中有个必不可缺的环节,就是“烧纸”。

清明烧纸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几乎所有与祭祀有关的活动(比如葬礼上的祭奠活动,清明节中元节的祭祖活动),都少不了“烧纸”,那,为什么要“烧纸”呢?

烧纸,是一种有着上千年历史的祭祀传统,最开始是用于人去世以后的祭奠陪葬。在秦汉以前,古人在举办丧葬仪式的时候,往往会采用真金白银或者实实在在的器物作为陪葬品。

但是到了汉代以后盗墓猖獗,传说曹操为了筹措粮饷还设立了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专司盗墓取财之职,所以人们就“以纸寓钱”将纸钱叫作“冥币”,意为可以带到阴间使用的钱币,怎么让逝者带过去呢?用“烧”的方式,自此就有了“烧纸”给逝者亡魂的习俗。

清明烧纸

传说,纸钱在阳间是纸,在纸上写上亡魂的名字等信息,以焚烧的方式,作为打通阴阳的媒介,将阳间的纸化作阴间的币,从而传递给地府中指定的接收者,所以我们经常说烧纸是烧给“下面的人”用。

传说亡魂在阴间世界生活,同样也是需要开支用度,和现实世界一样处处都要花钱,所以阳间的亲人,必须定期祭拜焚烧纸钱送过去,因此咱们在一年当中,有很多必须烧纸祭祖的节日,比如重阳、除夕、清明、还有中元节,这是中华四大祭祖传统节日。

清明烧纸

中国人在祭祀的时候为什么要烧纸呢?其实这个问题用四个字就可以回答,这四个字就是“延续香火”!古人有种固有的传统观念——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为什么说“无后为大”?因为如果后继无人,就没人烧纸焚香,祭拜已故的先祖和亲人,家族的香火就会断掉,下面的人享受不到香火供养就会沦为阴间的穷人,所以古人认为“断了香火”是最大的不孝。

那么祭祀的时候烧纸,下面的人真的可以收到吗?按照传统的说法,烧纸只是一种传递的方式,纸钱的多少,也并不像现实世界的钞票越多就越纸钱,纸钱代表的是一种信念。

清明烧纸

烧过去的其实是由后人的孝心所产生的信念之力,并不是说你多烧一叠纸钱下面的人就可以得到多一分价值,而是说烧纸祭拜的人越是诚心,越是诚意,越是敬畏,烧过去的才越有价值。

其实世界上所有的祭祀活动,都是在传达某种信念,这些信念之力,可以穿越空间与维度,传达精神和情感,至于在传统祭祀活动中烧纸钱能不能让下面的人收到,这只不过是古人对阴间世界的想象而已,收到收不到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就是孝道的传承,也是慎终追远的意义和价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中元节,又叫鬼节,传说在这一天,地府的鬼门大开,逝者的亡灵就可以短暂地回到阳间看一看亲人和子孙后代,并接受他们的祭...
    有画说艺术阅读 987评论 0 2
  • 昨天,我们全家开车到十几公里远的公墓,去扫墓祭祖,怀念逝去的亲人。 一路上随处可见停在路边的车辆,到处都是焚烧冥币...
    爱出福往he阅读 183评论 0 3
  • 上坟扫墓送纸钱,却引起了一场大火,上百亩地,烧成一片灰烬。给祖先送的纸钱有没送到不说了,风助火势,万一这大火从田里...
    逆风飞扬你的笑阅读 1,084评论 5 41
  • 一、清明节的来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这首流传千古的诗词,道尽了清明节扫墓祭祖的时令情景。 清明...
    心字罗衣阅读 1,563评论 1 11
  •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春时节的正式开始。 清明节与除、盂、九三节并称中国传统节日四大祭祖节日,有禁...
    文字帝阅读 338评论 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