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独自带大宝回娘家玩几天,原本想好好跟她共享这愉快的时光,没想到她每天都让我抓狂。吃饭的时候不肯吃;说好玩娃娃机结束就回家,她却转身要去坐旋转木马;达成协议饭前只能吃两块饼干做零食,她却吃完后还要吃第三块……等等,所有的事情都在挑战我的耐心。
在某次晚餐前,一家人就坐那里看着大宝各种扭,就是不肯看饭碗一眼时,我突然忍不住大吼起来:“你这孩子怎么变成这样了?早饭早饭不吃,午饭也不吃,现在晚饭也不肯吃了!!!你想怎么样?”,这个时候妹妹突然用很诧异的眼光看着我说:“原来你也会对孩子又吼又叫啊!”。因为平时的我一直在跟身边其他的父母推荐“正面管教”,我反对任何形式的暴力育儿方式。正是这句话提醒了我,我怎么也在变成那种愤怒的、拿孩子束手无策的父母?自己吼叫时的怪模样,尽管自己没有看见,然而在妹妹的眼中都是可怕的,更何况是在年幼孩子眼中该是何等恐怖。不久后在看《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这本书里时找到了许多共鸣,并给出了答案。
《不吼不叫》这本书的作者罗娜•雷纳(Rona Renner,RN)一直致力为帮助家庭解决麻烦、减少痛苦。这本书是她从工作及自身经历中学习后总结得出的一套“不吼不叫”的有效方案。本书分为理解吼叫、喊少吼叫的日常策略、特殊情况三部分,针对“吼叫”这种日常普遍存在的育儿难题进行了解读。
“吼叫”就像是个突然出现的敌人,我们必须打败它,才能平静的与孩子相处。所以理解吼叫是展开行动的第一步。理解吼叫前先了解自己,我是在吼叫吗,这样有作用吗,有会有哪些影响呢?研究表明“家庭中累积的愤怒对孩子青春期的几乎每个重要时期都有影响。愤怒会投下长长的阴影,不仅有即时的杀伤力,而且会损伤孩子的情商和社会性”。心理学家默娜·舒尔认为:“如果父母的管教方式是呵斥和命令,孩子容易在心理和言辞上表现出攻击性。”
听到这些话语,你还想继续吼叫吗?而我们想减少吼叫的还有一点重要原因——“全都是为了培养内在的平静与安宁,这是自我修养,与孩子做了什么没有关系” 。所以,你是不是也迫切想要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吼叫,了解孩子与你自己独特的气质?在理解吼叫后,就来到了最关键的“策略”部分。
书中主要提到“认知行为疗法”,观察自己的想法,留意并分辨自己的情绪,然后追踪到行为的根源,这是减少吼叫的关键过程。具体策略就是练习A-B-C-D-E法则,再配合管教的4C法则。
A-B-C-D-E法则,自问(Ask)、呼吸(Breath)、平静自我(Calm yourself)、确定孩子的需要(Deside what your child needs)、同理心(Empathize)。
4C是以尊重为基础的管教核心要素:沟通(Communication),选择(Choices),结果(Consequences),连接(Connection)。
理论指导实践才是成功的关键,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它并不仅仅是告诉你一些高深的理论。而是从作家自身经历、或是她在指导课上所接触到的真实案例来指导读者具体的行动步骤。
最后一部分是些特殊情况的处理方式。比如面对配偶、祖辈、亲戚等的吼叫,虽然不是我们养育中常遇见的挑战,却也是难免会碰到的一些情况,针对这些特殊情况,在第三部分都给出了可供参考的可靠建议。
我们被孩子激怒是很正常的。尤其是我们都知道孩子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有不同的敏感期。“但是这并不能成为她发脾气、尖叫、威胁和羞辱孩子的借口。孩子并不能从被羞辱、恐吓和被拒绝中获得任何好处。” 如果是一个像牵线木偶一样的孩子,我们反而更惶恐。然而,回顾我们自己的成长经历,我们谁也不愿意在年幼的时候面对一个总是吼叫的父母。父母的吼叫如果能起到作用,那也只是孩子出于恐惧而做出的妥协,而不是合作。
不论是为了孩子的成长,还是为了自己的“平静与安宁”,我们都需要好好学会“不吼不叫”。如果你正为克制不住的吼叫而苦恼,不妨一起从“自问”开始,尝试改变,慢慢掌握平静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