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试笔]
明陈宪章
天上风云庆会时,庙谟争遣草茅知。
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
名称由来
元,谓“首”;旦,谓“日”;“元旦”意即“首日”。“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但其含义已经沿用4000多年。中国古代曾以腊月、十月等的月首为元旦,汉武帝起为农历1月1日,中华民国起为公历1月1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亦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阳历年”。
2019年元旦
闽中风景丽,元旦百花开
发展变化
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有现存文献记载的“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 “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 ”
2019年元旦
今日椒花颂,无能献老亲
相关传说
传说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天子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没把“天子”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
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这就是古代的元旦。
2019年元旦
牢落田园兴,微茫海国春
【习俗文化】
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
宫廷里过元旦隆重繁华,寻常百姓过元旦也是热闹非凡。元旦这天清晨,家家户户都要早早起床,梳洗打扮,走亲访友,相互祝福,把酒相庆。还有舞场歌馆,车马来往,络绎不绝。
凡是过盛大的节日,几乎都离不开美食,古人过元旦也不例外。打年糕、吃饺子以及众多的“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
年糕
又称粘粘糕,取年年高之意。年糕的历史悠久,汉朝的米糕已有“稻饼”、“糕”、“饵”、“糍”等名称。元旦吃年糕盛行于明清时代,尤以南方流行。明末《帝京景物略》卷二记载,正月元旦,“夙兴盥激,吃枣糕,日年年糕”。
饺子
“饺子” 前身是 “馄饨” 。馄饨是指面食中带馅的食品。宋代食品中出现角子一词.元代把饺子叫做“扁食”,可能出自蒙古语。明代的饺子如《正字通》所说,称饺饵、粉角、水饺子、蒸烫面饺。此外,还有水点心等叫法,清代北京旗人还把饺子称作“煮饽饽”。元旦吃饺子兴盛于明清时期的北方。
年年高
【当今的元旦】
中国元旦的风俗习惯:到了现代,元旦的庆祝习俗就更简单了,人们更倾向于将元旦假期作为休息娱乐放松的好时间,看晚会、看电影、吃团圆饭、短线旅游。
2019年元旦
树光摇粉堞,云彩照金醫
今年你和谁一起跨年?跨年最重要的是有一个愉悦的心情。在哪里不重要,做什么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和爱的人在一起,告别难忘的旧岁,以崭新的姿态迎接美好未知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