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场逗你玩的哲学探险
引言 圣诞老人是否存在的问题
圣诞老人是否存在,这是一个关于信仰的问题。存在与否,因人而异。不过就我们中国人来看,应该大多数人是不相信的。那是否存在牛鬼蛇神,因果报应,这个问题你是否会斟酌一下再给出答案呢?
这让我想起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毕竟这两派现在还没有得出谁输谁赢,这种信仰性的东西,谁又能说得清呢?就像书中的一句话:
我们不可能将信仰拆出来单看,不可能去观察信仰和苹果是否对得上,因为信仰和苹果本身是一体的,这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就如同蜜蜂眼中的鲜花一样。
关于信仰,或许你的大脑里面压根就没有存储这个这么一个东西,又怎么会觉得他存在呢?
书中章节最后也谈到了人生的意义,虽然没有明确告诉别人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但是确实我们都相信人生是有意义的,不是吗?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境地,都不要放弃自己,相信自己的存在确实是有意义的。
谈及这些,还让我想到了其他的一些词,理想,祝福,好运,爱情?对于这些我还是一直坚信的,可能有时会不尽人意,有所期待总比无欲无求有意思得多吧……
第一部分 逻辑
逻辑是一种工具,也可以说是事物的一种排列方式,但又可以自成一体,不会因为我们做了不合理的逻辑,不合理的事而恼怒、伤心、低落或是失望。
逻辑存在的意义就是将我们自相矛盾的困境中拯救出来,带入能够自圆其说的心境地。
逻辑自称能通过明确定义的方法解决争议,但一遇到悖论,逻辑就开始自相矛盾了。如果用这种方式,我们既不能将问题表达清楚,也找不到明确答案。
人们常常在说道理的时候,会提到逻辑。例如,“你这说的不符合逻辑啊”,“你说得很有道理”等等。可见,很多时候,我们把逻辑当成是一个工具,一个说服别人或者说服自己的工具。而这个工具的基础是什么呢?我觉得是规则吧。就像走在一条路上,如果本身没有路,自己盲目的走,怎么会能达到目的呢?
逻辑的强敌就是悖论。如果能发现悖论里面的问题,就更能正式逻辑的正确性,但是很多时候,逻辑与悖论能一直并行向前,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证实。
既然是工具,就应当在适当的时候使用。并不是什么时候,逻辑都能大行其道。如果不被接受,反而会适得其反。
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最好遵从逻辑,自己拿捏。
怎么样才显得不那么傻
我们都知道,在生活中最美好的时刻就是自己完全被某件事吸引住了,连手机都想不起来去看。如果我们在这一刻全情投入,全心全意关心某件事,焦虑便会褪去。全心全意是一件美好的事。
有些时候,我们在别人眼里,傻乎乎的,因此别人借此来欺负你。“傻的可爱”并不是什么时候富含情意的。那么全心全意去做好当下的事,真的会有很大的作用。很多天才或者某一领域的领军人物,真的就一心一意在某一件事情上面。
可是在书中想表达的却是如果你一心一意在某一件事情上面,就是失去很多其他的东西,例如创造力,情欲等。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理解上的错误。但是事实应该不是这样的。或者说,文中表达的一个人一辈子专心一件事情吧,这么想确实让人觉得少了很多乐趣。所以这本书看得就很矛盾,鼓励的,结果却未必是好的。就像一个人跟你说了很多鸡汤,然后却跟你说鸡汤有毒一样。没有一定的答案,只是阐述一个道理而已。没有绝对的对错,适合当下情形就好。
最明智的行为就是让自己变傻吗?
这个话题就像是一步电影叫“忘忧村”里面上演的,戴上头盔,你会忘记之前的忧伤,变得更加快乐。
当然,现实生活中目前还没有这么高科技的玩意儿。虽然说不能保证以后不会出现,但是,这个头盔你真的想去戴吗?可能到时真的就见仁见智了吧。当然这个比喻相对来说是你叫严重的。
那么,回归一下标题,当你和周边的人格格不入的时候,你是要变得和他们一样吗?当我第一开始想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就是我,干嘛要和别人一样?可是再想想呢?
固执是怎么来的?无非是你和别人走在不同的道路上还不回头。类似的枚不胜举,这个时候就是考验情商的时候了吧,选择很重要。明智与否,谁又知道呢?你得到你想要的,就是最明智的,不是吗?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