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确实给人以眼界和见识,但不能膨胀

组织了一次较大型活动,和各县(市、区)的同行们同坐一辆大巴。

闲聊谈及领导们的一些趣事、行业工作的操作流程、工作任务的用意等等,感觉自己谈资甚多,对一些工作任务的把握也明显比他们好一点儿。

略略自得的同时我深刻明白,这绝不是我聪明,而是平台的作用——平台赋予我眼界和见识,平台让我更加接近事情的本真。

若只论聪明程度、智商高低,我绝非这些人的对手,所以这没什么值得得意!

客观地讲,我认为自己是一个悲情的人,能力水平连中人之姿也算不上。而今拥有的,都算是幸运。

因为我知道,若论诡辩,我可能辩论不过一个下级单位的工作人员;若论外出办事的老练,我可能比不过单位的一个司机;若论博弈,我勉强能够捍卫自己的权利,但缺乏必要手段去争取一些“非分之想”——那些突击进步的、领导面前风生水起的,不就是能做出远超自己实力地位事情的家伙们?

如此说,我似乎一无是处?

倒也未必,马克思辩证法给了我们活路——有缺点,多少也会有优点。

我自认为我的责任心不错,答应了的事情总会认真去做,这也是领导同事们一致比较放心的地方。

我的坚持性不错,无论是一口气读到研究生还是写了7年的文字材料,没有一点恒心是不行的。我大三、大四时的同学曾有名言:早不想读书了,看着就头疼。我同事也有名言:写材料不是人搞的事。这不是说他们真的搞不了,而是他们没有耐心,不想搞,于是就说自己不适合。

我的性格自然是老实的,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老实,就降低了对别人的危险性,就容易受欺负;但老实同样可能让别人降低防备心,赢得别人那么一点儿信任。

得出的结论就是:咱不是那真正脑子灵活、情商高绝的人,万万不能被平台所带来的一点优势就膨胀了自己,以为都是自己的本领。如寓言中的那只蚂蚁一样,趴在轮毂上就认为车子的前进都是自己的力量。

无论处于何种平台、身居何种地位,都要清醒明白,自己就是一个无能者。

没有自信就没有自信吧,总要自信干什么?又不是时时处处处于不利境地急需振奋情绪?

我们都只是正常生活着罢了,整天雄赳赳气昂昂热血沸腾干什么?

也许,不需要自信,也是自信的一种表现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