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工作坊结束后,平静了5天,今天还是发飙了。
起因是儿子看电视,超过了规定的集数。自己没有主动关掉平板,老公在旁边说了一句“看完这一集了,关掉吧”。儿子仍然不动,老公也没有关掉电平板的意思,任由电视继续播放着。我在卧室陪女儿睡觉,听着仍然有声音,开始发飙了。对着在客厅的儿子大喊开始实施威胁+恐吓:“怎么还不关?难道让我过去关吗?”“再不关明天就去给眼睛做手术了”(恐吓)。儿子反而当做没听见,继续看电视,我又喊老公关平板,结果老公去把网线断掉了,电视画面停止了,但是仍然亮着屏幕。我又开始把矛头指向老公,怪他使用这种下作手段(儿子是还不懂什么原因看不见了)不如直接了当的关掉平板合适。儿子拉下脸来到卧室,我又开始了一顿说教。心里仍然有气。儿子去洗澡时间,我开始回归自我,感受当下我的情绪,复盘整个过程。
我意识到我的情绪起因有两点:
1,儿子看完一集电视后,没有主动关闭平板;
2,老公只是下指令,没有实际协助到儿子,到最后用断网的方式阻止儿子,我认为这样不光明磊落,更容易激起儿子的反抗。
关于第一点,我一方面担心儿子用眼疲劳,更多的情绪起因是,儿子怎么说话不算数,明明规定的周末一天看两集,白天看过一集了,晚上再看一集,他怎么说话不算数呢!不守信用!但凡遇到说话不算数或着反悔的情况,我就很难接受,我为什么对这点有这么强烈的反应?这可能是原生家庭的投射,小时候妈妈答应我的事情总是办不到,会有很多理由再次拒绝。我对妈妈的不满投射在了儿子身上。其实儿子这么小,大脑还没有发育到完全自控的能力,需要家长的协助才可以。儿子的这种行为跟他的年龄是相符的。
关于第二点,我的情绪感受是怪罪老公不懂跟孩子交流的方式方法,只需要跟儿子说一句话:“看完了,你自己关掉还是我帮你关掉”就能搞定的事情,他确搞的那么复杂。老公断网的时候我脑补了很多画面:儿子青春期后,沉迷于网络,老公为了阻止儿子,没收手机,摔坏电脑,切断网络,最后逼得儿子逃学去网吧玩…这些内心戏再次激发我对老公处理此事的不满。猪队友!
儿子自己刷牙的时间,我跟老公表达了我的这两点,表达的过程我没有对老公的评判,只是分析了我情绪的起因,老公听着也很平静,与老公交流完,我的思绪更情绪了,现在回想,老公倾听了我,帮我倒出了一些空间,让我有空间与儿子复盘。
儿子洗完澡,我平静的与儿子复盘了整个过程,倾听了他对“明天去医院给眼睛做手术”这句话的害怕和介怀,给他面质了我对他眼睛的担心,最后我们也达成了看完电视自己关闭的一致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