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代承袭了先前历代的冠服制度,又通过丝绸之路等与异族同胞及异域他国交往日密,博采众族之长,成为服装史上百花争艳的时代,其辉煌的服饰是中国服饰史上的耀眼明珠,在世界服饰史上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隋唐五代服装 之 男子服装
1、男子首服
1)幞[fú]头
幞头是隋唐时期男子普遍戴用的头巾。不论皇帝、百官,还是庶民百姓均戴用。幞头起源于南北朝末期,初名叫“折上巾”,又叫“软裹”,是一种包头用的软巾。《大唐新语》日:“折上巾,戎冠也。”“戎”即指西戎。幞头通常为黑布包头,故也称“乌纱”。五代以后渐渐定型为“乌纱帽”了。
裹幞头时除在额前打两结外,又在脑后扎成两脚,自然下垂。中唐以后逐渐取消前面的结,而用铜、铁丝为干,将后面的软脚撑起成为硬脚。
平头小样:唐早期幞头。前顶较低而平,形制较为简单。这种幞头为一般士庶与官吏闲居时戴用。
武家诸王样:流行于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这种幞头的两脚系结在头前,呈同心结状,将另两脚反结在脑后,软裹,其形状较“平头小样”式明显加高,并稍前倾,在巾子上方中央有明显分瓣。多为将尉、壮士戴用。
英王踣[bó]样:唐玄宗开元年间流行,也称“开元内样”。据《通典》记载:"内样”幞头是皇帝未承帝业之前,在封地所戴,所以又称为“英王踣样”。这种幞头特点是顶部圆大,高而前倾。
官祥:流行于中唐。是一种衬尖巾子的幞头,其特点是冠顶更加高长,上方略尖,整个巾子呈塔状。
翘脚:为晚唐至五代时期流行,其形制变化较大。翘脚也叫“硬脚”或“朝天”样式,由前4种式样的前倾变为直立,顶部的分瓣不明显。幞头的两脚由原来的下垂的软脚改为平伸,至五代后期,又呈上翘状。
来一波真人版的幞头~~!这个......戴了幞头,一下子就高了不下10公分啊,哈哈~~
古人在头上增高,今人在脚下增高~~
2)纱帽
是隋唐时期男子的帽子,分为乌纱和白纱两种。
《通典》记载:“隋文帝开皇初,尝著乌纱帽。”到了唐代,不论贵贱,天子百官、庶民百姓均可以戴。晚唐以后,乌纱帽成为主要男子首服。白纱帽是帝王专用。
3)浑脱帽
浑脱帽原是西北地区少数民族跳浑脱舞时所戴的一种帽子,属于胡帽。因为是用毡子,又称为“浑脱毡帽”。特点是帽呈圆弧形,顶部高而呈尖圆形。唐赵国公长孙无忌,首先开始戴这种帽子,后来传入民间,时人争相仿效, 都渐渐在社会上流行开来,所以又称“赵公浑脱帽”。这种帽式在唐中时期开元、天宝年间广为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