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孤独、自由、无意义
这四个词看上去太沉重了,而它们背面海阔天空。
有时候想想觉得很有趣,甚至很滑稽,明明我们在“活着”里,却总是为“死”担心,拥有时总是为失去担心,直到死亡开始预告,失去时两手空空,唉?“活”才被激活,也许是激活后半生,也许是激活下一生。
像老师笑谈,即便我们有过“那样”的人生,我们依然“照旧”,是啊,我只是去灰色空间那里观摩了一段时间,从未与任何“天外来客”交过手,死亡给我的几十万医药费的教训,远不如三万多的心理学课程有用,毕竟死神的专业是收割学,人还是得在活着里拿到种子,这是关于我与死亡擦肩而过时嗅到的一点气息。
关于死亡的第二个感受,关于孤独、自由的代价和无意义,似乎是死亡的另一种演绎,有时比死亡更热烈、更刺激、更盛大,毕竟死亡这事儿是一瞬间的,生命关闭之后什么感觉都没有,可是死亡大于孤独、自由和无意义,是大在哪?我们在恐惧什么?死亡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我想细想,又想回避。
关于死亡的第三个感受,死亡与活着,是同一个词,活着不是为死亡做准备,死亡也并不是活着的尽头,死亡无所不在,就像此刻,她就在我这里,她就是我,只是我没有将她当做以我为主体的存在者。所以,谈及接纳死亡的必然,是在接纳什么?接纳存在,就像接纳可怕的两岁,接纳混乱的青春期,接纳不惑前的迷惘,喋喋不休的更年期,衰老,退行…死亡,问题是,这些人类天然的存在阶段,人们都不想要……真是烦人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