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的梳理,重新回到了“自我书写”的脉络里,一点点梳理,一点点扎实,也是再一次回到自我的脉络里去重新审视,重新澄清,我想这是一个独立面对自我的自己事,唯有面对,唯有付出。
有时候真得给自己面对人世间的勇气,人得需要走进不同的境遇里,将所学所得在新的境遇之下再来看,自是不同。小孩子需要见识,我们成人又何尝不是呢?所谓圈子的不同,则是将所得所学在新的修炼场里的再次洗礼、冲刷。在自己的舒适圈待着,只觉得这些个小事也是个事,易生烦恼。但就放在了另外的他者的境遇中,看到的是他们应对的淡定、从容、笃信和勇猛。从这个角度来看,自己该是长些见识了,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去经历,也是去见识,将自己的身心扩容、长大。(一个决定:周而游之)
有求才有应。我的理解是人生需要一个定向,这个定向是对自我的清晰与笃定。听着朋友曾经做功课时的那份勇猛,不自觉惭愧起来,所谓的付出与行动不正是如此,人世间的诚意正心,看的也就是如此。一切的艰难,也不过如此,因为始终在自己闭塞的遐想中,不得见,甚至于不相见。朋友的那份语重心长,我接收到了,那份对生命深刻的,甚至于纯粹的洞见,才会让生命前进的阻力消弭于无形,才会在行动中成就福田,培根生命。(一份信念:利他利己)
更大的平台从何而来,其实从心中生起,然后才会在生命中延展开来。从身边贵人身上,看到的是对待生命的那份超然的心量中所呈现出来的生命气象,那份舍己利他的心是扎扎实实的行动里生发出来的。
再勇敢一点,更勇猛一些。
原来放在一个更大的环境之中,很多事情真的就变小了,从难以为继,到看小,其实也就是一念之间,困囿自己的也还是自己。当把自己放在高处时,风景与可能都变得开阔起来了,成事不就是放淡那些所谓“我”么,从大我到小我,从小我到无我去长养、拓展、延伸开来。(一份成长宝典:无我方能永恒)
给生命多点缝隙,这个缝隙中可观、可游、可耍、可乐……没有什么是必须的不得不,也没有什么是放不下的不情愿,就是这样痛快地玩耍,愉快地充电。但也给自己每日一些成长清单,试着去达成,试着去升级。不妨静坐、站桩、读书、写字都做起来,哪怕就只是做了而已呢。(一种生活的态度:逍遥游)
生命的境界在呈现时,不免于高低之别,但这份高低之中不是为了分别,而是帮助自己看清自己,该进则进,需退要退。自己这份边界与分寸就是为人之智慧吧。(一种处事智慧:进退有度的边界)
问题为什么是问题,由你决定的。你觉得它不是问题时候,它就不是问题。
做自己我生命的王者,那些所谓的问题的境况之下,试着放下所谓的问题的幻像,试着从这个问题的境况中做出一个轻轻的选择。在自我的意念之中抽出一点缝隙来,给自己一个轻轻抉择的时空,那么是不是那个所谓的泡泡就会消失了呢?挨不住饥饿,顶不住压力,完不成任务……那些具体的所谓的问题之下,是不是都不是问题,都是自己决定将此作为自己的一个博取爱怜,引起关注的借口呢。那个无意识支配的决定本身是否也是有着一份深层次的企图,这份企图实际上是在欺骗着自己,那份欺骗里包裹着一份假象,而这份假象其实就是生命里自我的限制与束缚,在是与非中存有一种开放,其实也是给自我生命一种拥抱万物,也即万物皆备于我的一种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