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看这部电影,曲折离奇就不多说了。值得庆幸的是,好在我没有错过这部电影。
说实话,在影片刚开始的时候,我也没看进去,一边刷着微博一边看字幕。不止如此,我还在纳闷,这部老片子为什么会得到奥斯卡那么多奖项。影片快结束时,我哭得稀里哗啦,我想我找到了答案。
这部影片从最开始搞笑的基调,到后半段压抑的战争阶段,男主角奎多是挑大梁担当、搞笑担当,以及温情担当。
圭多在遇见多拉之前,是个搞笑的有点傻里傻气的犹太青年。在遇见美丽的多拉之后,他又增加了几个身份:勇敢的追求者、好丈夫、好爸爸。
如果你觉得你遇到了爱情,你会怎么办?圭多给我们做了一个近乎完美的示范,那就勇敢去追啊。
在剧中,圭多和朋友去镇子上想开个自己的书店。奈何资金问题,圭多开始先在饭店做服务员。不知道是上天的安排,还是巧合。圭多总是能遇见美丽的富家小姐多拉。并且,“大言不惭”地说,我是王子,那么你就是公主。
为了多拉,圭多假扮大使去多拉的学校演讲,只为了问到她周末的行程。在得知她要去看音乐剧之后,圭多也毫不犹豫地买了票,当然全程他都是望向多拉的方向,看着多拉的脸。
他向多拉表白,在多拉的订婚宴上,多拉说带我走吧。不知道多拉被圭多的哪一点吸引,是幽默?是勇敢?是乐观?还是与众不同?可能几者兼有之吧,他们走到了一起,并有了约书亚这个可爱的儿子。
如果说人生中充满了不幸,那么如何对待不幸,则是我们可以选择的。在纳粹集中营那段非人的日子中,奎多用特别的方式向妻子告白,用自创的游戏规则保护了约书亚,让他能最大限度地躲避童年阴影。
本不是犹太人的多拉,因为丈夫和儿子,自愿要和他们一起受苦。圭多一直惦记着多拉,想尽一切办法和多拉产生联系。有一次圭多偷偷拿着广播站的大喇叭对多拉喊话,还有一次在做服务员的时候,把唱片机的喇叭冲向窗外,传到多拉那里。
还有骗儿子在集中营里,我们做的是一个游戏,谁能最先得到1000分,谁就能得到一个真的坦克。这种奇思妙想只有圭多会有吧。
在出去做苦工的时候,圭多还要嘱咐约书亚好好躲起来,不要被人发现。他告诉约书亚躲进铁箱子里,使约书亚躲过了一场面临死亡的劫难。因为不小心被发现,他告诉约书亚不要说话,不要暴露自己是犹太人,约书亚因此和德国小孩儿一起吃了一顿美餐。
隐藏在逗逼下面的是深沉的父爱。被捕之前,约书亚问圭多,爸爸,为什么有些店铺写着,犹太人和狗禁止入内。圭多的回答让人哭笑不得。他说,因为他们害怕啊,也不太喜欢。你怕什么,你怕蜘蛛,那就在我们书店门口写上,蜘蛛不得入内。小小的欺骗,让约书亚又开心起来,也不会陷入战争的恐惧和被瞧不起的自卑。
印象最深的是两次圭多在约书亚面前被士兵带走。两次,他都是满脸笑容看着约书亚,学着士兵的样子,走着和他们一样的步伐,逗得约书亚直乐。
最后战争快要结束时,圭多为了寻找多拉暴露了自己被士兵打死。多拉和约书亚幸存了下来。
有人说,看完了《美丽人生》就不要再看《辛德勒的名单》,会有一种有了希望后的绝望。
在那个随时都会失去生命的集中营里,每个人都惶惶不可终日,有了今天可能没有明天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也已经麻木。可是圭多却依然乐观,他利用一切机会打探妻子消息,一次又一次编谎话保护孩子。支撑他的是什么呢?是希望和爱吧。
苦难和悲惨都是暂时的,唯爱与我们常在,哪怕那是编造的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