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多用思维导图
看完书一个月后,有画思维导图的人,还能记得书中的多数内容,而不画思维导图的人,几乎全忘光了。因为画思维导图的过程,正是不断地动用与训练你多种感官的记忆能力。
复习绝对不是把课本上所有的文字再看一遍,最好的复习是回想。比如回想数学知识点:
学习过程是以下四个阶段一直周而复始地循环下去,能力就在这过程中精进:阅读/听讲(输入)→整理数据→记忆重点(累积背景知识)→输出(下次在同领域的内容上,能掌握到更精准的重点。或是能写出、说出自己的想法)。
自认为的学得好并不一定真的学到好,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清晰教授,那才是真正学得好。
平常我们可以把思维导图用在任何地方、任何领域,思维导图能随时随地帮你快速提升思考力。随时把生活中任何一件事情、任何一个问题,都用思维导图来试试看,一定会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在快速成长。
下面我们画几个脑图试试看:
例 1. 造成加班的原因:
造成常常加班的原因有很多,上图列出的只是表面原因,我们深入探究后,会发现加班其实是不良的思考习惯造成的:无法聚焦、见树不见林、缺乏逻辑力、不懂得分析问题核心、不会整理思路与资料。这些问题都可以用思维导图来协助一步步建立良好的思考能力与习惯。
例 2. 累积财富方法:
注意不同类别要用同一种颜色。层次、结构要设计合理。
例 3. 创作者条件
一个好的创作者必须有丰富的信息、内化的知识、生活的智能、个人鉴赏力、勇敢的想象力、接受挑战的个性、不人云亦云的价值观、独特的品位。
例 4. 红楼梦人物关系图
做笔记的好处
2016 年 Psychological Science 刊登了普林斯顿大学的穆勒(Pam A. Mueller)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奥本海默(Daniel M. Oppenheimer)的研究,有三点发现:
1.做笔记可以分成两种方式:有生产力和没有生产力。有生产力的笔记术,会 “摘要、诠释、画出概念图” ,而没有生产力的做笔记方式,则是逐字抄写。
2.动手写笔记的速度会比较慢,所以必须训练大脑去思考写出关键词,而不是逐字抄写。
3.动手写笔记会比用键盘打字做笔记,对记忆力更有帮助。
结果导向:
不进行没有方向的随意、随兴 “碰运气型” 努力,而是透过思维导图先确定工作与生活中的各种目标,分析各种情境与困难,把思考焦点放在目标结果上,依据 “我未来想要的结果” 往前倒推出 “我现在应该做的事情” ,这种思考角度让我不觉得现在的努力是苦的,反倒透过一步步的努力来告诉自己:“我又往目标靠近一步了。”
- 人生真的没有“偶然”,只有“必然”。
- 过去的工作行为,塑造出现在的人生。
- 输在起跑点没关系,但要赢在终点。
画图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作图工具很重要。
KPI
企业关键绩效指标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是对重点经营活动的衡量,符合 80/20 法则,80% 的工作任务是由20% 的关键行为完成的。
订立关键绩效指标有一个重要的 “ SMART 原则”。
- S代表具体(Specific):指绩效考核要切中特定的工作指标,不能笼统。
- 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指绩效指标是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验证这些绩效指标的数据或者信息是可以获得的。
- A代表可实现(Attainable):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
- R代表关联性(Relevant):指绩效指标是与上级目标具有明确的关联性,最终与公司目标相结合。
- T代表有时限(Time bound):完成绩效指标的特定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