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王君老师的《春天会不会生气》这课堂实录,沉浸在王老师教学智慧里,仿佛就坐在她的课堂上。
一、整合的智慧。
1.大整合。
统摄了全课,一线串到底的是"生气"两字,这指向的学生的情怀,这是比知识更重要的教育。教孩子们如何面对别人的言论,如何守住自己的本分,面对人生该保有怎样的心境……王老师,让孩子们以清水般的杨绛先生为榜样,以文豪东坡为标杆,引领孩子们向着这境界成长。
"生气"统摄了课堂四个环节:春天、蚂蚁、女老师、王老师。这四个板块所呈现的知识点是"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句文学评论。王老师将这句话分解为:"一切景语皆人之不同心情 的表现"、"一切物语皆人之不同思想的表达"、"一切人语皆人之不同立场的折射"三个并列式教学境头。对"一切景语皆情语"结合具体事例进行强化性理解。
往常教学,随文教知识点,遇到课文中有"景语"就讲这个知识,下次遇到还讲,零散的讲,重复的讲,间断的讲,不系列的讲,导致学生学了无数次,还是"雾里看花",而王老师这样讲,连贯、清晰、明了、系列、突出、强化,学生一学即会,一学即悟,这样教知识妙不可言。
2.小整合。
每个环节是一个小整合。第一环节:春天会不会生气,整合了三个作家的部分段落,朱自清的《春》两个段落,丰子恺的《春》两段以及李煜的《虞美人》,三篇同写"春"却有对春不同的感情,在"生气"这个有趣的话题下,让学生由感性文字转入理性思考,训练学生比较思维和聚合思维。
第二个环节:蚂蚁会不会生气。这里选择第一个环节完全不同体裁的两个同题寓言,《蚂蚁和知了》。一个是17世纪拉封丹的,一个是法国作家萨冈的。这两文,对待蚂蚁的态度截然不同,这个有趣的现象背后有什么原因,探索其规律,是由于思想立场的不同,教会学生从现象思考本质。教学生创作意图驾驭世间万物。
第三个环节:女老师会不会生气。先从自然界转到动物界,再从动物界转向人类现实生活当中,这里选择了一个热点事件,引用多种评论,告诉孩子们,在网络各种观点面前要有自己的立场。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的哲理:一切人语皆人之不同立场的折射。王老师通过这三看:看自然界、看动物界、看人类社会,悟出一句文学评论中隐含的生活智慧,既教知识又教智慧,真正把书读活读妙,读出知识的新应用,读出知识的新境界。
这样就水到渠成了引出了扩展环节,王老师会不会生气。这既是让学生回顾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一个环节,又是一个再度升华本理内涵的环节,一箭双雕,妙哉妙哉。
二,妙读的智慧。
王老师的课堂大开大阖。天下文章皆任调遣,把看似没有联系的文章,在语文的眼光,教育的情怀的关照下,集合到一个"队伍"里。团队明晰,队列整齐,发挥合力,成为一支"神兵",高效率的完成了作战任务。王老师真似神机妙算的诸葛孔明,洞察学生的困惑,明晰语文的使命。
这应得益于王老师广泛的阅读吧,而所读又能服务于课堂,将所读"融"在课堂,这艺术真是极高妙。妙用源自妙读,源自阅读中时时的"牵挂":学生最需要什么?我该如何教他们需要的,语文中难点是什么?该如何突破?学生有什么困惑,这困惑用什么方法来解决……时时的"牵挂"带来了整合的灵感。
三、敏锐的眼光
王老师炼成了敏锐的教学眼光。王老师所选用的素材许多老师都读过。而能将素材这样组合这样运用却只有王老师。
"生气"这个大主题太妙了,也太对学生胃口了,这个词足以让学生兴味十足的参与其中去,这是王老师的敏锐。
网络热点事件及评论往往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学生对此也是兴味盎然的,但不能只看热闹,王老师用这个事件让孩子们正确对待别人的评论,让男孩子认识什么是生命的好品质。在一个班上,有人便有江湖,是非恩怨少不了。如果他们都有了正确的认识,必然会理性很多,庄重很多,这是王老师的敏锐。
如果说这节课是一座宝塔,那么杨绛的《百世感言》和苏轼的《定风波.三月七日》就是塔尖,修炼出这样的内心世界是多高的精神境界。如果平时就用朗读这两段资料,给孩子们学,那么一定是味道极淡的,所悟也是有限的。而有了前面"塔身"的修建,才有了"塔尖"的突出,这是王老师的敏锐。
这一课,这样的敏锐,还有很多很多。
将学生的知识点上的难点与情绪上的困惑如此巧妙的"融"在一起,实在是匠心独运呀,这就是青春语文长教知识,慧教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