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带孩子去蒙氏幼儿园试验1小时的课,我12点就醒了,之前跟老师沟通过,想要一周左右的适应期,适应期每天1小时,然后离开。原因是在上家幼儿园就职培训时,导师是这样说的,很显然没有说服新幼儿园的老师,她给出的理由是,之前对这个问题进行过讨论,0-3、3-6的年级组长都觉得,应该一开始就让孩子一整天上课。
我的孩子4岁半,上学期入园3个月,个人赞同慢养,更何况男孩子在生理成熟方面比女孩要晚一年。导师说,不管孩子几岁,都要按照入园时间来看。对这个理论个人双手双脚赞同,并且,我个人还认为,自己的孩子反射弧比较长,比如在上家幼儿园,就是刚入园并不明显,不哭不闹,后期反而哭闹不想上幼儿园,真的是极其不想上。这种孩子其实心里是有些“内伤”的。
跟老师意见不一致,而我又属于那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人,撞一次还不够,要再去撞,所以想要用更多的理论和数据来做支撑,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尽量去说服一下孩子班级老师,找了2个小时,终于找到了合适的理论支撑。话说,早在2015年,孙教授就发表过此观点,作为北大才子,同时修德语文学和法律法学本科,之后在德国拿到教育学硕士博士学位的学霸级教授,我佩服的是这种跨界学习的高效学习力,作为一位母亲和幼儿教师,也感谢他发表的观点和论文,让我在迷茫中找到指引方向的明灯,让我产生了接下来的五年计划中,有学前教育心理学的想法。
■孙进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教授
幼儿入园对幼儿自己、父母和幼儿教师而言都是一个挑战。骤然从熟悉的家庭进入陌生的环境,会让幼儿感到焦虑不安。把孩子丢给幼儿园,看着孩子哭着找自己却狠心地转身离开,会让父母感到揪心和不放心。面对哭着闹着找妈妈、拒吃、拒喝、拒玩、拒睡或静坐发呆的孩子,幼儿教师亦难言轻松。
父母陪伴入园适应对儿童有积极影响
这些问题在中国和德国都同样存在。不同的是,德国幼儿园已经找到一种制度模式,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尽管各地的具体实践有异,但其核心特点都是让父母陪伴儿童完成入园适应。因为这一模式首先在柏林提出和发展起来,因此也被称作“柏林入园适应模式”。
柏林自由大学的研究者赖温发现,在入园的头半年,就因病请假的次数而言,那些没有父母陪伴、单独完成适应的孩子比有父母陪伴完成适应的孩子多四倍,而且前者在认知发展方面也明显落后于后者。其他的研究者,如罗特曼、齐根海恩、童克瓦·亚姆波斯卡娅等人的研究也证明了父母陪伴完成入园适应对儿童心理、认知和行为发展有积极影响。事实上,即便没有这些科学研究的证实,我们以日常的理智也足以认识到这一模式的优点。这可能也是柏林入园适应模式被德国幼儿园普遍采用的认知基础。
何为“柏林入园适应模式”
柏林入园适应模式所设定的适应期为1至3周,大体上可分成4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基础阶段,为期3天。幼儿园会专门安排一位幼儿教师作为孩子的负责老师,由她引导父母和孩子共同完成适应。在这3天中,父母(通常是其中的一方)每天陪孩子在幼儿园呆1至2个小时,然后带着孩子回家。在幼儿园期间,父母尽量让孩子自由活动,不主动与其互动,但会对孩子的需求做出回应,继续充当孩子的安全港。负责老师则通过邀请孩子做游戏的方式与其接触,慢慢熟悉起来。在这3天中,不进行分离尝试。老师的任务是仔细观察孩子及其与父母的互动。
第二个阶段是尝试分离阶段,时间安排在入园后的第四天。父母将孩子交给老师后告别离开。然后,教师观察孩子的反应,并据此判断孩子所需适应期的长短。如果孩子在父母离开后情绪良好,或者虽然在刚开始时哭闹,但是经过老师安慰可以很快平息的话,就意味着他只需要一个短适应期(6天左右)。尽管如此,首次分离的时间也不要超过30分钟。如果孩子在父母离开后心神不定,不停地找父母,并且不接受老师的安慰,那么,父母须立刻回到孩子身边。这也意味着,这个孩子需要2至3周的长适应期。
第三阶段是稳定阶段,在这个阶段,老师开始接手父母的照管任务,负责给孩子喂饭、喂奶、换尿布、陪孩子玩等。如果第四天的分离尝试成功,在接下来的第五天和第六天,分离时间可以逐步加长。如果第四天分离尝试不成功,那么,在接下来的两天就不许再尝试,须等到第七天时,再重新尝试分离,然后循序渐进。
第四阶段是收尾阶段。在这一阶段,父母已无须在幼儿园,但是要随时都可以在需要时赶过来。当孩子在父母离开后情绪良好,或者虽然刚开始时哭闹但是接受老师的安慰时,由父母陪伴的入园适应即告结束。这时,幼儿教师取代父母成了孩子在幼儿园的依恋对象和安全港。该幼儿教师在整个幼儿就读期间都是孩子的负责老师。
父母陪伴也有多重效果
德国这种入园适应模式除了有助于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帮助其平缓地完成心理过渡之外,至少还有以下四个积极效果:
首先,父母在幼儿园期间,有充分的时间让老师了解自己和孩子,也有机会观察和了解幼儿园的各位教师,不仅知道他们的名字,还能从他们相互之间以及和小朋友的互动中看出其性格特点和教育风格,知道孩子喜欢或不喜欢某位老师的原因。
其次,除了老师之外,父母也会认识幼儿园的其他孩子,知道他们的名字和性格特点。这有助于理解孩子日后讲述在幼儿园发生的事情,知道孩子喜欢的小朋友和矛盾冲突的对象都是谁。
在适应期间,老师会尽量安排父母参与不同类型的活动(游戏、吃饭、睡觉等),以便于了解父母在不同场景下与孩子互动的方式。父母也会由此了解到幼儿园的整个工作流程,知道在每个时间段,幼儿园有哪些活动安排。即便在离开后,父母也清楚地知道孩子在哪个时间段在做些什么。
这种入园适应制度还给父母创造了一个全方位监督幼儿园工作的机会。因为德国幼儿园没有固定的入园时间限制,同时要求不能在同一时间让多个孩子进行入园适应,以确保每个孩子都得到足够的关注,所以,幼儿园在一年之中不断有父母陪同孩子入园。这样一来,幼儿园就时刻处在父母的监督之下。联想到我国幼儿园常遭曝光的虐童现象,这一制度设计的优点尤其值得肯定。
诚然,我国的幼儿园在采用这种模式方面可能还存在着的一些障碍。不过,目前有些幼儿园进行的入园前家访和家长开放日等活动似乎说明我们也在向着这个方向努力。这是个好的开始。
以上是我在爱学术文献里面的【基础教育论坛】期刊找到的,是否是中国幼儿园家长开放日的一个理论支撑我不清楚,只是自己从月嫂事件,包括在月子里被旁人说要养身体不要抱自己儿子的那种失落感,慢慢的,越来越坚信一个母亲的直觉,这是母亲与孩子未断开链接的表现。
【顺便提一嘴,在查询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在孩子婴儿阶段犯了一个极端错误,孩子一哭就塞奶,没有关注孩子的需求,这样孩子会怀疑自己,有压力不会表达的时候会容易用吃来缓解压力。所以现在孩子经常会说“妈妈,你看我!”,这是他想要自己被看见的表现。全职妈妈接近4年,顺利陪娃入职幼儿园,尽量做到自己以为的最好,却终究是自己以为的。当然,人无完人,因为要活在当下,回味过去的优点就是努力改善现状。少说话多观察和与孩子共情。
我查询到的资料如下:
人类辨识自己的第一面“镜子”,就是他的父母。从出生的第一天开始,婴儿就从父母的脸庞和反应上,辨认出自己,心理学家称之为“反映”。孩子咧开嘴,就报以笑容;孩子感觉孤单,就把他抱起来安慰他,感觉无聊,就逗他玩、让他高兴,饿了,就喂他。孩子慢慢从这些互动中学到“我很有价值,如果我很无聊、饿了,有人会来照顾我。”
婴儿透过和父母的亲密接触,认识周遭环境,学习表达自己。每一天的日常生活中,父母以同理心去倾听、观察婴儿的需求,感受他的感觉,并适当的回应,就能教导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并主动表达。而且能让自己的需求获得满足。这是一种很好的感觉。
躺在摇篮中的宝宝哭了,是需要安静?是害怕?还是希望被抱起来?是尿布湿了?累了?还是饿了?如果这些需求没有被适当的反映出来,或者成人做出一种婴儿不能理解的反应,婴儿对自我的认识就会扭曲。“试想,如果每次哭叫,就不分青红皂白的被塞进母亲的乳头或奶瓶、奶嘴,小婴儿就在怀疑中学到,所有的负面情绪都可以‘吃’来回应,”德国弗莱堡大学的行为生物学家郝斯娜柏(Gabriele Haug-Schnabel)提醒。
当然,孩子的需求和大人的需求不一定时时相符,但是为求得片刻安宁而塞住他嘴巴,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
郝斯娜柏建议,父母只要听从自己的同理心、花点时间,就能了解孩子的“语言”,并帮助他表达自己。因为“儿童发展的每一大步,不会凭空而来,是植基于每一天的练习,”她强调,父母的日常行为和活动,足以影响孩子的期望、经验、情绪。】
PS:
我打算如实的告诉孩子,第一次当妈妈,你一哭妈妈就认为你是肚子饿,因为有次喂奶睡着了压到你的口鼻,差点把你捂到窒息,所以后来喂奶索性用ipad,你可能会以为妈妈不看你或者你的需求不应该得到满足,不是那样的哦~你有需求可以马上告诉我,我会很快回应你的。
我不知道这样的真实对孩子来说好还是不好,毕竟教育是需要几十年以后才可以看到结论,不过,有一点我可以肯定,与其让孩子像我一样30岁还花好几年才找到自己痛苦的原生家庭的根源,想不通就产后抑郁难以走出来,倒不如,一开始就承认自己就是个新手,也在跟孩子一起成长,放到正确的姿态,相信孩子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