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讲
方法论:理解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系,才能成为智者。方法论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宇宙无目的,方法论无目的。宗教是想在无目的的宇宙中,虚构一目的。
宗教与哲学的分解,一个是信仰,一个是怀疑。
一、东方的宗教
(一)印度教(Hinduism)
印度教即婆罗门教,是印度国教。所谓“印度教”是产生于印度文化圈上的宗教、哲学、文化和社会习俗的综合称谓,它的信仰、哲学、伦理观点等复杂多样,甚至相互矛盾。印度的社会等级、集团和不同的文化阶层有着各自相异的信仰和实践。
印度教崇拜三大主神,直接宣扬世袭等级制度,把种姓制度作为核心教义,要求教徒严格遵守种姓制度。
1. 经典
《吠陀经》(梵语:वेद,拉丁转译为Veda,又译为韦达经、韦陀经、围陀经等),它是印度最古老的文献材料和文体形式,用古梵文写成,是印度宗教﹑哲学及文学之基础,是婆罗门教和现代印度教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经典。其主要文体是赞美诗、祈祷文和咒语,是印度人世代口口相传、长年累月结集而成的。 “吠陀”的意思是“知识”、“启示”的意思。
2. 主神论
这是印度教的主要特征之一。表面上印度教号称有3300万个神灵,但多数印度教徒只崇拜一个天神。
三大主神,指印度教的三位最高主神:梵天(Brahma)、湿婆(Shiva)和毗湿奴(Vishnu)。这三大神皆能自由变化,神格十分崇高,在印度诸神祇中处于最顶尖的地位。
(1)梵天(Brahma):创造之神,宇宙之主——创造万物的始祖。华人地区俗称四面佛。
(2)毗湿奴(Vishnu):宇宙与生命的守护神——是宇宙的维持者,能创造和降服魔鬼,被奉为保护神
(3)湿婆(Shiva):三只眼的破坏之神(鬼眼王)——是世界的破坏者,以男性生殖器为象征,并不断变化着不同的形象,也被奉为毁灭之神。
3. 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又称贱籍制度,是曾在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普遍存在的一种以血统论为基础的社会体系,其中以印度最为严重。
种姓制度是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
(1)第一等级:婆罗门
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以及享受奉献的权利,主教育,受众刹帝利,负责垄断文化教育和报道农时季节以及宗教话语解释权;
(2)第二等级:刹帝利
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婆罗门思想的受众,他们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主政军,负责守护婆罗门阶层生生世世
(3)第三等级:吠舍
普通雅利安人,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主商业;
(4)第四等级:首陀罗
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由伺候用餐、做饭的高级佣人和工匠组成,是人口最多的种姓。被认为低贱的职业。
除四大种姓外,还有大量的「第五种姓」,称为「不可接触者」阶层,又称「贱民」或「达利特」,他们多从事最低贱的职业。贱民在印度不算人民,不入四大种姓之列。
在种姓制度中,来自不同种姓的父母双方所生下的后代被称为杂种姓。
4. 印度教学说
印度教对于灵魂和肉体的关系是这样认为的:生命不是以生为始,以死而终,而是无穷无尽的一系列生命之中的一个环节,每一段生命都是由前世造作的行为(业)所决定。动物、人和神的存在都是这个连锁中的环节。一个人的善良品行,可以使他升天,邪恶则能令他来世堕为畜类。一切生命,即使在天上,都必有终期,不能在天上或人间求得快乐。虔诚的印度人的愿望是获得解脱,在那种不变的状态之中获得安息,这称为“梵”。
强调因果报应及生死轮回。认为每一种生命都有灵魂,会再生或转世,善恶将得到报应,这种轮回周而复始,无始无终。要得解脱必须达到梵我如一的境界,即灵魂与神合而为一。
解脱的道路有三种:
一是行为的道路,严格奉行各种戒律、例行祭祀;
二是知识的道路,通过学习、修行、亲证等;
三是虔信的道路,靠信仰神而得到恩宠。
印度教具有正反“二元”性,它接受邪恶的存在,愿意忍受比其它宗教更多的世俗痛苦,承认人——他们自己就是善与恶、爱与恨、悲与喜、低贱与高贵、自私与利他的混合——必须服从自己的本性与宇宙的本质。因此,印度教的主要男女神祇同时代表着毁灭者和创造者两个方面,既创造痛苦,又带来福祉。
(二)佛教(英文:Buddhism;梵文:बौद्धधर्म)
佛,意思是“觉者”。
佛教创始人: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Gautama)。
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二、印度史诗
1. 《摩诃婆罗多》(Mahabharata,一译“玛哈帕腊达”)
这部史诗以印度列国纷争时代为背景,描写婆罗多族的两支后裔为争夺王位继承权而展开的种种斗争,最终导致大战。大战的结果虽然有胜败,但双方将士几乎全部捐躯疆场,是一个历史悲剧。
2. 《罗摩衍那》(Ramayana)
意为“罗摩的历险经历”,以罗摩和妻子悉多的悲欢离合为故事主线,表现了印度古代宫廷内部和列国之间的斗争。
注:目前已发现的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是藏族史诗《格萨尔》(又称《格萨尔王传》),共有120多部,100多万诗行,2000多万字。
三、中国诗经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
《诗经》的作者佚名,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孔子对诗经的评价:《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1.《风》:周代各地的歌谣,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
2. 《雅》:周人的正声雅乐,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又分《小雅》和《大雅》;
- 《大雅》:周王朝盛隆时期的产物
- 《小雅》:产生于西周晚年到东迁以后
3. 《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 《周颂》:时代最早,在西周初年产生,是贵族文人作品,以宗庙乐歌、颂神乐歌为主,也有部分描写农业生产。
- 《鲁颂》和《商颂》:产生在周室东迁(公元前770年)以后。
四、楚辞
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并且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由刘向(西汉文学家)编辑成集。原收战国楚人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西汉淮南王刘安的一部分门客的共称)、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辞赋共十六篇;后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以其运用楚地(注:即今湖南、湖北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
东汉王逸作《楚辞章句》,是《楚辞》中最早的完整注本。
楚辞精华:《离骚》、《九歌》。
扩展书目: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诗经》
《离骚》、《九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