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
《致良知四合院》老师的教诲是要求大家读原文,悟原理。我坚决相信圣贤,追随圣贤。因为圣贤文化告诉我人生的路径和光明的方向。圣贤他永远不会欺骗我!如果我自己心上不明了,全靠别人来给我们指点,当然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自己不循序渐进扎实学习文化,最后结果还是没有悟道,还是自己的心上不明了,这个心上明才是最基本和最根本的功夫,须要花上十年、几十年如一日的磨练和系统学习。如果只靠外面努力而不靠心上用功,那也是非常有限的。只有打开心门, 敞开胸怀自己才能豁然开朗,那才是真正的解决问题。
我们向孔子学习。我们向孔子学习什么?我们一般人看来,孔子周游列国教国王治国理政,看起来非常了不起,我们学习孔子那个气魄,就好像我们今天学习阳明先生一样啊!学习阳明先生立功、立德、立言!问题是立功、立德、立言我们怎么能学得了呢?孔子、阳明先生那份在心上用功,他们在心上用功到金子99.99%的纯度,心、道、德、事上才能有成就。而我们哪有这么高的纯度呀!何德何能做出伟业呢?如果自己心上不用功,就去做在事上用功,那叫舍本逐末。大学讲:“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天地万物皆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开始和终了,能够明白本末、终始的先后次序,就能接近大学所讲的修己治人的道理了。如果我们把本末先后颠倒了,那就成了背道而驰了,我们学也学不来。
例如:人在山底下,刚刚才迈步往山上走,半山腰还不到一半,就想做山顶上的事,这叫不知天高地厚!人有过错时大多数都是在事的过错上用功,这就是不正。“其流必归于文过”。这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是指有过错的时候,我们往往在事上去用功夫,今天这里错了我这里改,明天那里错了,就在那里去改错,可是我们心上有漏,这个地方改了,那个地方又犯了,哪个地方改了这个地方又犯了。你永远补都补不住,小时候我们看到的修补残破生活品的工匠,是那种修修补补、坛坛罐罐的职业修补人,补了之后可是那个裂缝裂纹都还在的,而且补了这里裂缝,那里裂纹又出问题了,最后自己都不知道哪里漏,还是这里漏,更严重是流弊让我们往往补来补去,发现好像无济于事。慢慢就自己也没有信心,没有信心怎么办呢?就会闻过饰非,就会假装看不见、掩耳盗铃,甚至给自己打上一个很好听的旗号。然后就这样事而不见就过去了,不但是补不了过错,反而又增加了一层伪。意义不明,就是我们这颗心太忙惯了收不住这颗心,从来就没有想到过我们要收回这个颗心,恐怕更严重的是吃饭睡觉时,我们这颗心都不得安宁,晚上睡觉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梦镜,天天到处跑到处忙,心没有一个主宰空空唠唠的;看起来我们非常忙碌,非常努力,非常用功,实际上,对于真正去解决问题,与事无补。
其实我们自己也应该常做一些心的功夫,或者我们自己晚上观照、反省自己这一生是如何度过的呢?对生命有敬畏之心吗?对文化有敬畏之心吗?文化不同于知识,需要温故知新、润物细无声的渗透。例如:春天需要耕耘播种时,而我们自己却移到夏天耕耘播种子,那秋天又何来收成呢?因此,现在我们学习的文化都是年轻时的必修课,告诉你如何做人做事,所以我们要长期养成一种读书的好习惯。
比如说: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让我们读一篇文章,然后再写一个心得,大体上我们就能用半个小时,有的人认真可能用一个小时,然后这个时候、这个时间段,当我们的时间跟圣贤在一起的时候,我们那颗心那个能耐就是正的,心也就是真心诚意的,这个就是让圣贤之光芒照见自己爱自己;心上没有能力和能量时,避免外界被一些乌七八糟的东西所牵引着走。欲望少了点,自然也就清静些,好比人想飞起来跑起来时,身上头顶都背着包袱,你又如何跳的起飞得起呢?只有放下包袱,才能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近来时常回想起雕塑家陈教授的告诫:“船山书画院文化、精神;于浑浊中见清彻;于诱欲中见持守;于乱世中见人杰!”每每想起这段话,感觉千斤万担压上肩,书海艺海无止境啊!
今后要精进,更须要加强崇敬之心,业务上如履薄冰、兢兢业业学习,工作中脚踏实地的一步一个脚印,争做一名合格的艺术工作者,为文化艺术教育添砖加瓦,为社会贡献一份爱心,为子孙后代积德积福。(谨言共勉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