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阅读《儿童读写三十讲》一

   

      假期第一周阅读《

儿童读写三十讲》1——30页。

      序言中提到了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核心素养应该是什么?答案是自尊水平与阅读能力,在道德人格发展方面,除了自尊水平,什么最重要?是习惯培养;在智力发展方面,除了阅读能力,什么最重要?是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年龄越小,语言学习越重要;年龄越大,数理化学习越重要。所以,当我们在小学讲到智力的时候,核心就是指语言智能。语言智能,在小学主要表现为读写能力,尤其是阅读能力。因为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黄金期,是在小学高段和初中阶段。

那么,一提到阅读能力,我们立刻想到的是哪些内容呢?语文老师可能会想到语文要素,或者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与评价能力等。

对于阅读能力来说,毫无疑问,理解能力是核心,理解能力包含了预测、提问、复述、想象等一系列的阅读策略,以及根据上下文理解关键语句,概括中心思想与观点,体会思想感情等核心能力,以及对常见文体和表达方式的理解与掌握。理解能力,以认读能力为前提,包括识字、词语积累 快速阅读能力等 理解能力的高级阶段,是鉴赏评价以及运用能力,包括判断、比较、评价、审美、鉴赏、批判等能力。

小学的语文教材,尤其是统编本教材,正是按照这个逻辑来编排的。在小学低段,是以认读能力为核心的;小学中高段,是以理解能力为核心的;初中阶段,是以理解能力和评价鉴赏能力为核心的。

      儿童接受的语言的丰富程度,直接影响儿童的智力发展。早期智力发展,需要发展是核心。早期智力主要表现为阅读能力,或者至少是首先表现为阅读能力。

    上小学前,孩子故事听多了,识字就快,这时候的识字,是自然识字,不是机械识字。上小学后,书读多了,智力自然就好,也容易学好。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当孩子在听故事的时候,阅读的时候,也是在学习。而且,这是最自然、健康和高效率的学习。这种学习,我们称之为无意学习。为什么书读得多的学生语文好?因为读书多了,潜意识里在汲取营养,进行语言学习,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语感,而语感是精确学习的基础。如果孩子毫无语言感觉,将无法进行语言学习。课堂上的语文学习,是精确的语言学习,是有意学习。有意学习必须建立在无意义学习的基础之上。小学阶段语学习,应以无意义学习为主。

      什么是绘本?

    绘本的突出特征,是适合儿童,尤其是幼儿阅读的故事。它是以儿童为潜在的主角,以儿童视角和心理为依据所创造的,符合儿童心智特征的故事。这个故事,目的也是以潜意识的方式,解决儿童的内在问题,帮助儿童完成精神建构,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

        绘本作为故事,在潜意识中起到疏导儿童焦虑、解决儿童问题、引导儿童方向的作用。换句话说,以故事为本质特征的绘本,就像儿童的精神奶粉,均衡地作用于儿童的精神发育,同时促进儿童的认知、道德、心理、情感以及社会化水平。

      我们可以用绘本来发展识字量,我们称为长文挑战。这是对绘本的利用,称之为“语用”。识字不是绘本的核心功能。绘本之所以用图画来表达,就是在儿童未识字,或识字量不足之前,用图片自己图文结合结合的方式讲述故事和传递意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