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文化熏陶的父母们总希望多带孩子逛各种艺术展、博物馆。可是,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孩子却未必买账,这会不会是家长一开始就做错了?
经常有家长问,很想带孩子去看画展或者艺术展,可是又担心自己不懂怎么看,是否需要事先上网查资料做功课?更多的家长还存在这样的顾虑,孩子看展很不专心,每次都是走马观花,一会儿就哭闹着要离开,大庭广众之下真是挺丢人的。
看展是为了有趣,不是为了知识
我们先要确定一个重要的概念,带孩子参观展览或是博物馆,首先要给孩子留下一个印象:博物馆是一个好玩的地方,看展览是一件有趣的事。
家长的担心,多半是因为对于知识部分的重视,觉得去看展览,如果没有吸收相应的知识内容,看展览的价值就不大了。但其实带孩子去看展览,满足的是好奇心,开拓的是视野,滋养的是精神,得到的是乐趣和文化的积累,启发的是兴趣和热情,同时也可以增长知识。
孩子不单是用眼睛看,更是用心享受这个过程,对展览感兴趣,对获取到的内容有探索的热情,看展览的目的就达到了。孩子要去的是一个好玩,可以亲近的地方,绝对不是一个受教育的地方。孩子在展览中收获美好的印象,好奇心被调动起来,对展览内容产生兴趣,这些才是对将来有更深远影响的价值。
真正的文化熏陶,是从滋养内心的感受出发的。
共读艺术启蒙书籍,不多解释
在去展览前,大人和孩子可以共读一些入门的艺术启蒙书籍。比如相关的绘本,它既是儿童读物,也是成年人非常好的艺术启蒙教育。还有就是艺术史,尤其是西方的艺术史,是需要会讲故事的人来写的。
像这些作品,我们可以像对待游记随笔一样,让孩子自由地浏览,不要做过多解释。有一天,孩子开始问问题,向你讨教了,跟你分享作品时,你可以跟孩子一起去讨论,但不要以一个先知者的状态,以教导式的方式对待孩子。
这样的准备可以多一些也长些,之后我们就可以去逛展览会,博物馆了。
三种不同的游览心态
不过,票已经买好了,孩子又不想去怎么办?真是个棘手的问题,我们可以先回想一下刚才最先确定的概念,展览馆是个好玩的地方。我们不妨从这个角度入手,思考如何让孩子先不抵触这些地方 。
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有人去到巴黎,问别人卢浮宫的攻略是什么?该如何参观?
有一位朋友说,卢浮宫有三种玩法。第一种叫15分钟卢浮宫游,即三点一线。卢浮宫有三大镇馆之宝:蒙娜丽莎、维纳斯和胜利女神。很多旅游团到了那里,就是冲着这三样宝物去的。还有第二种玩法叫做一日游。从早上进卢浮宫,自己设计一套路线,挑选一些自己喜欢的展馆。当然,还有另一种玩法,卢浮宫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学习。
虽然是玩笑话,它提示了三种看待展览馆的不同态度。假若只是对其中的一件展品感兴趣,大可进去就直奔主题,看自己想看的,然后就走。如果你想深入了解,你可以花一天或更长的时间在其中慢慢浏览。当然第三种玩法已经不是看博物馆的态度了,而是如何欣赏艺术的态度。
假如这些艺术品成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你的生活自然就被它滋养着。当它成为你生活中的需要时,这一切的辛苦劳累,都将会变成一种享受,而对于孩子来说,不也是这样吗?
遵守规则,用这些有趣的办法
所以家长带孩子看博物馆的时候,心态要稍做调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玩”这个元素放在首位。我们去博物馆和一些大型场馆时,通常会告诫孩子说:“今天要到一个地方去,你不可以……”
其实当孩子听到这一大堆不可以时,内心已经受到了约束。我们可以先将这一大堆不可以,放在一边,先跟孩子说你可以怎么样。比如说你去看一个画展,可以跟孩子说,你可以躺在地上看,你可以趴着看,你可以倒走着看,你可以反着看,你也可以把它画下来。
当我们去跟孩子说在这样一个博物馆中,愿不愿意像一个有教养的人一样,和妈妈轻声轻气地说话。当孩子被友善的提醒时,他是愿意去模仿的。当一切都变成可以时,那一些小小的不可以,孩子是乐意去接受、退让的。
至于多大可以去看博物馆,其实从来没有明确的规定。有一些爸妈推着手推车,孩子坐在推车中,就安安静静地逛。其实对他来说,这绝不是艺术启蒙,而是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看到很多新奇的人和事,仅此而已。
此外,我们不妨将展览会之旅定制成一个游戏日。比如,今天去看展览会、游览周边的公园;中午在商场吃一顿丰盛的午餐;我们还能留下一张张快乐的照片。美好通常就应该是色香味俱全的,这样一天的活动,当孩子在整个活动中将展览会、美食、照片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美的连锁记忆时,我们就可以期待他有一天会说:“爸爸妈妈,我们什么时候再去看展览?”
很多习惯都是通过环境潜移默化形成的,一如英语学习。优氏在线学科英语通过北美顶尖外教一对一课程,带给孩子沉浸式的英语学习体验,让孩子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