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评课01】以听评课为例,如何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原创 许灼灼

资历水平不够,我就不对这三堂课进行评课了,免得班门弄斧,贻笑大方。

教师上课的时候,听课教师很多,评课的时候,部分面孔就不见了。

从个人的角度,老生常谈一下,想对一些年轻老师讲一讲听评课的流程。

在很多教师培训会议上,专家强调:教师要成长,在于要多听,多思,多上课。

专家讲的是理论,是方向,而我们要做的是实操,简单来说,就是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一步一步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以听评课为例,如何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呢?我认为,应该有这么几个过程

听课,听反思,评课,融课

1.听课

首先获取教案,其次开始听课。

听课,带着问题去听,问题从哪里来,从教案中来。

看教学主题:思考假定自己是授课教师,会如何上课。

看授课类型:是示范课,常规课,还是复习课等,不同的授课类型有不同的看点。

看学情分析:当前的学生掌握了什么知识结构,有什么优点和不足之处。

看教材处理:教师是基于教材本身出发,还是基于教学内容出发,对教材做了什么样的处理,是增,是减,还是改头换面等等。

看教学目标:教师想教给学生什么。

看教学重难点:教师认为这堂课哪些是重点,如何去处理,哪些是难点,如何去突破。

看教学设计:如何设计环节,如何将信息化融入到教学中,如何将思政元素潜移默化进行教学。

这些都是问题,带着问题去听,去感受授课教师的实操,并尝试去学习,去理解。

用眼睛去看授课教师的表现。

用耳朵去听授课教师的表达。

用嘴巴去问学生的学习体验。

用心去享受这么一堂公开课。

2.听反思

每次有主题的公开课,一般都会有评课环节,在评课环节中,会包含2个安排:授课教师反思教学,专家评课。

听反思,听授课教师梳理教学思路。

弥补在听课过程中没有感受到的部分,比较自身的听课记录和授课教师的意图差异性,以及聆听授课教师的创新之点。

3.评课:

听评课,就是了解他人对本课教学的感悟。

在评课环节,一般都会邀请专家,教研员,或者擅长上课的教师进行点评,这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首先是因为不同的人,看到的角度不同,点评的内容也是不同。

其次,能评课或者说敢于评课的教师一般都有自己关注的点,比如会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点评,会从教学创新,思政元素点评,会从板书设计,教姿教态点评,会从学生表现,课堂互动点评等等不一而足。

最后,要将自己的听课笔记与专家点评相比较,来发现自己的不足,相结合,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当然,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尝试点评,因为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把学到的知识教他人一遍;

如果本身不善表达,那么可以尝试在内心中对本课进行评课,或者尝试用文字表述的方式进行评课。

在评课的最终环节,主持人或者名师会总结本课,并提出一个与本次教学相关的观点,可做扩展学习。

4.融课

听课,听反思,听评课,都是听的过程,从程序设计角度来说,都属输入的过程。

程序设计包含三个部分,输入,处理,输出

听课也是如此,听课,思考,授课

当然,尝试上课,不是去复制这么一堂课,毕竟三新课是上课老师辛辛苦苦花费很多时间磨出来的,若是听这么一次就复制出来了,也太厉害了

同样,不是公开课中的所有都是对的,实际教学要符合当前任教的班级,课程,取其所长,来完善自己的课堂。

授课,就是要把学习到的教学方法,取其所长,结合着用到自己的课堂上,融入到自己的教学风格中。

愿听有所感,学有所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