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生活,万卷书万里路】2017年10月 20日,连续1000天阅读日志第231天。
有系统有目的的读书已经有8年的时光了。在这8年里,书海泛游,我曾多少次一个人在书房傻笑,多少次猛拍大腿惊呼“原来如此”,多少次义愤填膺热血沸腾,多少次读着读着五味杂陈,多少次读完无限感慨想立即付诸笔端于是提笔写下心中千言万语……
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多少次读着读着,我伏案而泣甚至哭得似乎有肝肠寸断的感觉。
这篇文章酝酿已久,但迟迟未动笔。因为那些我读过的书,很多已经借出去了,遗憾的是,借书的朋友忘记还给我了。
直到前几天读了那本《奥斯维辛的小图书馆员》。数次落泪,甚至在学生食堂吃饭时泪水亦无法抑制的流淌。读完后,我久久不能平静。事后我发现,自己的死亡焦虑,似乎有了很大的减轻,曾一度觉得,如果死亡来临,会多么慌张,会多么难舍的我,在那一刻,经过这本书的文字的点拨和滋养,似乎在死亡面前有了无尽的勇气。
啊,昔日如此惧怕死亡这可怕的魔鬼的我,竟因为一本书而有了如此巨大的思想的改变。足可见,一本能让我们流泪的书,它的力量有多大!
于是,我下定决心盘点一下这些年来曾让我痛哭过的那些书籍。
01
——周国平的《妞妞》
一般来说,在读书这个问题上,我似乎有点“崇洋媚外”:比如心理学书籍、育儿书籍、儿童文学和科普类、哲学类……我更喜欢读西方的。
为什么要这样?以心理学为例:西方的心理学虽然只有100多年的历史,但一直很繁荣且从未中断。我们国家曾有几十年是没有心理学的。所以,读心理类书籍我一般是看国外的。
但读国外的书,有一个方面受到极大的限制:那就是受到翻译者水平的影响。现在这个鱼目混珠的金钱导向年代,像翻译《柳林风声》的翻译者杨静远先生(杨静远本是女士,但翻译界一直尊称她为先生)那般水平高超、严谨认真、细致到让人感动的译者已是凤毛麟角。所以,一本好书,很多时候因为译者的水平和态度问题,往往翻译得晦涩难懂甚至读来让人产生一锅好菜,因为厨师的水平和态度变得难以下咽的感觉。
所以,情感类的、散文类的,我还是喜欢读国内的作家写的。
比如周国平先生写的这本《妞妞》。
读这本书时,我是在早上四点起床读的。
那时,父母亲都在身边。我得以做君子——君子远鲍厨嘛。于是,一气呵成的从天没亮看到天黑,关起房门来,边看边哭,哭得涕泪横流,眼睛红肿。
这本书讲的是周国平先生的幼女妞妞因癌症生病去世的这段心路历程。那些文字,句句扎心,页页刺骨。那些对生死的思考和质问,似乎也是我想说而未能表达出来的。
02
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此书被借走,至今未归,只能重买新的)。
杨绛先生这本书,文字平淡无奇,行文中,大都是简简单单对她们一家三口的生活细节抒写。但先生的文字有着非常奇特的地方——看似简单的文字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不着痕迹的细节里,处处让人动情,读到中间,已是让我情难自禁,哭得成为泪人。
我也是由这本书走近了杨先生,并迷上了先生的文字。把她所有的书都尽收囊中。读得越多,了解越深刻,对于这个世间鲜有的奇女子,我认为她是情商爱商无人企及的古今第一人。
当然,每一个作者在书中都是在读自己。《我们仨》和《妞妞》之所以能让我哭得肝肠寸断,第一是因为这是世间所有生灵必须面对的最重大的考验和最严重的课题——死亡。读这样的书,会让我们内心深处对死亡的恐惧被激发出来。同时,也因为际遇的相似——我们也是一个独生女儿。
03
余华的《活着》。
读这本书时,我是在家里读了一会儿,然后去教室给学生上课。但因是期末的复习阶段,学生在讲台下看书,我也得以在讲台上看。
我早已知道,这是一本催人泪下的书。所以进教室前,我就告诫了自己,千万要忍住。
可我终究没忍住。
读到富贵的儿子去世,我开始泪奔~~(>_<)~~。是在讲台上啊,可泪水决堤后,如何能自抑?我连忙用书遮住脸,冲出教室,跑到隔壁没人的教室里,泣不成声。
读到富贵的妻子去世,我哭;读到富贵的女儿难产去世,我哭;读到富贵那么好的女婿去世,我又哭;读到富贵的外孙去世,我开始放声大哭。
读整本书,我不知道哭过多少次,那本书里,浸满我的泪水。
04
余华的《兄弟》。
这本书和《活着》不同。它一开始的时候平平淡淡,是有点搞笑的。尤其是讲到主人公和他父亲一样,有一个爱去女厕所看女人的屁股的场景,我给五岁的雅贝贝读时,她简直笑的气叉。那段描写他偷看到了屁股后对那五个屁股的细节描写,让雅贝贝在几年后的今天,依然记忆如新。
可读着读着,悲伤就开始弥漫开来。读到八十多页,那段描写主人公的父亲去车站接母亲,却被殴打致死,两兄弟前来寻找父亲,见到的只是父亲在泥土里的尸体,那下子,我的泪开始汹涌。
依然牢记读这部分时的情景。那是晚上,娘儿俩都洗完澡,我在床上头倚枕头手捧书本。娃在床前摆弄她自己的那些童书——唱着歌儿一边把它们从左搬到右,又从右移到左。
一开始,我只是泪水无声滑落,穿透纸背。接着,情感之涛越来越澎湃,终于哭出声来。雅贝贝突然停止了歌唱和搬书的动作,她面对着我,问:妈妈,你哭了?
我连忙遮掩着:没有,妈妈只是不小心眼睛里进了东西。
可随着文字越来越入心,氛围越来越凄怆,我不但哭出声来,而且声音越来越大。懂事的娃儿不知从哪里找到纸巾来给我擦眼泪,还用她小小的身体抱着我。
待我终于止住了哭声,娃便开始提要求:妈妈,你读这本书时哭得这么厉害,那这本书一定很好看。快给我读吧。
尽管这本书有很多少儿不宜的地方,我还是给她读了很大一部分。
今天只介绍这四本。待明天,有时间,再介绍另外几本。
希望,那些治愈过我的,也能同样治愈正在阅读的你。因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谁的人生没有伤痕?谁的人生没有过苦痛?当我们随着书本的那些文字或哭或笑,我们在别人的故事里历经自己的人生,我们的伤痕便可得以治愈。
再在此基础上开启别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