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的时候,儿子主动和我说了他在学习上的一些困难,主要是感到迷茫没有方向,不知道怎样做会好一点。
首先,对于孩子能主动和我讨论这些,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是值得被肯定和鼓励的,内心忍不住一丝开心。但我没有和他讨论这方面的话题,只是简单帮他分析了一下为什么会感到迷茫,以及应该怎样改善目前这种状况。
初为人母,我用我有限的能力和经验这样和儿子说的,因为不生活在一起,所以附上我和儿子当时的聊天截图:
从聊天结果来看,我们这次谈话是没有一个确切结果的。因为没有具体说到底需不需要补课什么的问题上来解决面临的问题。但我认为比这个更重要的一点是,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小心保护孩子对我们的信任和敞开心扉这样真挚的感情。而且,我也意识到我家孩子也喜欢这样的沟通方式。
平时,大部分课外时间被电子产品和游戏占据着,除了同学,跟家里人说话的时候真是少之又少,所以,这种隔着屏幕的说话方式,感觉他能更自如的表达自己。
本以为这件事会有一个圆满的结果,不料几天后,孩子又发来信息说他爸在没有经过他同意的情况下,擅自给他报了一节周六的英语小班课,其实也就一节课,他爸也是想让他先去听听再看情况再决定要不要继续听。
但孩子却认为,这不是要不要听课的问题,是大人替他做了决定,他不被尊重和理解,渴望摆脱父母的束缚和自由独立。
他极力的向我控诉着,说实话,当时我心里也有点恼。心想,不想去就应该正确的给他爸表达清楚他的想法,把课退了说明白就好了,也就只有一节课咋就生气成这样?
但是,他爸说他不讲话不理他,好赖一句话都没有,我就知道他在生闷气,用这种无声的方式表达不满。
虽然我也有点不高兴,但又不好对儿子发作,想着必竟是个孩子,心智还未成熟,情绪脆弱又敏感,暴躁易怒的青春期……和父母产生矛盾时,很容易找自己的不是,容易伤害心身。
两天后我再次重新审视这个问题,开始意识到我并没有真正体会到儿子的心情,没有站在他的角度去认真想过,我忘了,我也是从孩子长大来的。
于是,收拾心情重新给儿子发了一条信息,说是道歉也不至于,只是想表达一点作为父母的心情。对于他晚上回家看到信息后是怎样的心情我是不知道的,但是我希望他对于已经发生的事,应该学着怎样去接受和处理。
是带着心不甘情不愿,违抗着自己的心情去听这一节英语课?还是既来之则安之,推开窗之后说不定还有意外收获这样的心情?
主持人金星说:
“青春期的孩子是什么?青春期就是明明知道还是个孩子,还自认为是个大人了。
但父母千万不能戳破他,父母要学会用爱给他小心翼翼地包上一层薄膜。等他自己慢慢地成长,等他慢慢地戳破那个薄膜。
看了很多讲述现代教育的文章,反观我们小时候的生活条件没有那么好,父母的文化水平也有限,对我们管教的也不多,就那一句话:“能读就供你,读不了读到哪就算哪,也不要怪爹妈没文化教不了你,以后日子好不好都是你自己的事。”
可是,一个个长大后也都不差,所以,越来越相信那句话:父母对孩子干预越多,孩子将来越无能。
留出交友的空间,锻炼他与人相处的能力;
留出娱乐的空间,培养他自律自控的能力;
留出选择的空间,让家庭成为他坚强的后盾;留出想象的空间,让他成为他想成为的大人。
青春期的孩子,他们需要的,不是父母耗费所有为他们建造一个悬崖上的宫殿,他们需要的是陪伴他们的成长,与他们共同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