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2 回乡,挖笋

今天早上,大约六点多,老妈就打来电话说,“山上的毛笋(注:毛笋是指长大以后变成毛竹的那一类)要挖了,再不挖的话,就要‘落市’(注:落市:口语,相当于‘结束’)了。”这是最近一段时间,老妈第二次打电话说这个事情了。

而起因则是因为家里那一位,在某一次回老家的时候提到过,说是“大叔自己晒的笋干特好吃”。而用来晒笋干的毛笋,则是那一年的清明节前后,我和老妈自己亲自上山,在自家毛竹林里挖的。当然后续的“处理”也都由自己来完成。某人只负责吃。

挖毛笋,我倒是内行的,不客气地说,打小就会。而且在那个相对饥荒的年代里,能在山上偷偷摸摸的挖到几棵毛笋的话,不仅仅只是解决了几顿口粮的问题。如果被人发现,那很有可能是要戴高帽游街示众并且被批斗的。因为这是正宗的“挖社会主义墙脚”。这个罪名可是相当的严重啊!当然这一些,可能不会强加在小孩子身上。但是大人是绝对不能这样做的。小时候我亲眼见过村里有人因为偷伐了集体的一棵小杉树而被游街挨斗的事。所以说,能挖到生产队的毛笋,不仅仅只是为了口粮,更是一种智慧。

包产到户、分田到户后,游街示众倒是不会了,毛笋可以公开的挖。但在我看来,挖毛笋不仅仅只是一种技术活,更是一种体力活。虽然,挖毛笋不需要像挖冬笋一样,漫山遍野的去“找”,只要看到哪个地方有裂缝甚至于有毛笋“露头”,挖下去肯定有。我所说的“体力活”,则是因为我家的毛竹林所在地,跟别的绝大多数毛竹林不一样,因为那地方,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见到的由砾石和泥土混和而成的小山丘,而全是黄泥地。很多时候你看到地上有裂缝,你以为可以很随意的把笋挖出来。其实不然。只要有体力,你或许可以向下挖上一、二尺,甚至更多。笋的绝大部分都被埋在土里。挖开来以后,说得不好听一点,有点类似于当前某些大长腿。埋在地里的部分,又白又嫩……当然,你也可以“半途而废”,稍微挖一下把笋给弄断了取出来,也不会有人说你。最大的遗憾就是“少收一点”而已。

挖毛笋最好的季节,是在清明前后的这几天。一声春雷以后,雨后春笋破土而出。笋比较肥嫩而且容易挖。不过今年清明节这几天因为有其他事情,没得空回老家。猜想如果今天去挖的话,那个笋可能会比较“老”。用腌肉蒸着吃自然不太合适,但如果把它和咸猪爪放一块在锅里煮的话,那味道倒也是一绝。

当然,这一类的“老毛笋”还有另外的一大用途,那就是用来晒成笋干。或许就是因为某人前面说过的那几句话被老妈听到了,所以便执意让我们回家,上山挖毛笋。

不过等我们开车回到家里的时候,70多岁的老妈已经挖了好多棵并把它们搬到了家里。最大的一棵,10多斤重,非常的壮硕。其余的一些,都具有嫩白身材,“卖相”非常好。

不过事后,想想都后怕,这么大年龄了还上山上干活。所以一到家里见到这样的情形,老芊便情不自禁的一遍又一遍的告诉老妈,“以后千万千万不要独自一人上山干活……”

可能是老妈担心这么多的笋,拿到我们家里没办法处理吧,所以她很快把我们老家的柴灶给点上了火,让我们把这些笋先“弄干净”,然后再在大锅里煮一下,再拿到我们自己的家里来晒。老妈觉得这样处理比较好。因为我自己家里的“客观条件”确实够呛。

满满两大锅煮好的笋,被我带了回来。明后天如果天气晴朗的话,就开始制作“杨氏笋干”了。……

吃完午饭,本来稍作休息便打算打道回府。但老妈忽然想起,“我们自己家的竹园里,春笋已经很多的了,你们挖点回去,趁新鲜可以尝一尝。”

听到这个话,某人一蹦三尺高,兴奋极了。于是乎,冒着细雨,拿着锄头就往竹院里跑。不过,还没挖上一棵,就觉得累死,然后就在那里喊,“大叔,你来挖吧。这玩意太累了……”

我倒也确实想去挖上几棵,毕竟这竹院里的竹笋,跟我们兄弟仨有着特殊的情感。它长得非常的肥硕,不管是拿来蒸着吃还是炒着吃,怎么处理,都是美味佳肴。很多年前,为了这片竹林,老爷子可是化了很大心思的。差不多每年暑假,就会把村子里那唯一的池塘给弄干了,然后父子几人就会把满池塘的淤泥全给挑过来铺在竹院子里。这样做,既清洁了池塘,也给竹院子上了厚厚的一层营养。于是乎,第二年出产的春笋,个头大体形壮味道好。拿到市场上,足可以买个一个好价钱。记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当老二老三一先一后考上杭大、浙大时,他们的学费好像就来自这个竹院里出产的笋和自家茶山上的茶叶吧!——这可是记忆深处最美好也最柔软的地方。碰不得!

当然,现在的的竹院子,从老爷子过世以后就没有再铺任何的淤泥了。但尽管如此,那些春笋可一样肥壮。难怪某人不管怎么努力都挖不了一棵。

我接过她的锄头,尝试着挖下另一棵,老妈说,“还是我来吧,你们俩站边上那小道上。”问为什么要这样,老妈说,“我担心你们会踩到一大片刚露头的竹笋。”不会吧?我急忙往自己的脚底下看,没踩上。正舒心的吐出一口气的时候,听得旁边某人低声急呼,“还真的踩上了一棵竹笋啊……”

倒也没过多久,老妈便挖了满满的一大桶春笋,并让我们全部都带回来。我的意思是我们用不了这么多,让老太太自己留着一些。可老妈执意不肯,说是“让小天尝尝鲜”。还说,“我自己想吃的话,我可以随时随地的在这院子里挖。……”老妈都这么说了,于是,就……

说是到乡下去挖笋的,其实都是老妈挖的。惭愧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是发生在上个周末的事情! “清明”前夕,是上山挖竹笋的最佳时机,因为这个时段,竹林里的竹笋(山里人称它为“毛笋”...
    YangSiR说阅读 988评论 8 50
  • 笋,竹萌也。 惊雷一响,春笋便从土里冒出尖来,再经春雨润泽,水灵灵脆生生。此时的江南人家必然是要抓紧时机,好好吃上...
    企鹅吃喝指南阅读 1,224评论 2 6
  • 居不可无竹,食不可无笋。如果竹是植物中的君子,那么笋就是食物中的仙子,一样的骨格清奇非俗流。 竹笋至少应该跟竹子有...
    XinSuting阅读 811评论 2 1
  • 笋是中国人传统美食之一 记得春笋炒肉、笋干小炒肉、冬笋炖排骨等等,这些都是我儿时的美味,都是母亲精心调制给我留下舌...
    钱程浩瀚阅读 526评论 0 1
  • 清明拜祭了奶奶后,三姐弟商量第二日活动。 弟弟喜烟酒,徒弟朋友甚多。他建议去他以前的一个徒弟那里——...
    浙师大蔡伟阅读 2,881评论 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