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休息的时候,总能被楼下此起彼伏的汽车喇叭声惊扰。特别是白天的时候,那更是司空见惯,好在那声音并不会持续太久,相对于晚间轰隆隆持续不断的渣土车而言,倒也是能够接受的。仔细观察之后,我才明白那并非普通的喇叭声,而是城管人员驱赶占道小贩的声音。他们只是在单纯地驱赶,而没有强制进行没收,感觉还有些人性化。
城管与小贩,那可是天生一对冤家,碰面难免不会起冲突,只不过最近见报的少了很多。我所在的城市正处高速建设阶段,到处都在热火朝天的拆迁和重建,让我们这也本地居民看着都挺震惊的。这这不仅让很多农民在一夜间都成了暴发户,也导致过去保持的格局在瞬间被打破,冲突随之不可避免的产生。附近原先随处可见农田,虽然只是种种应季的蔬菜而没有粮食作物,但也是农民的主要生活来源。可如今农田全部被有偿征收,他们一瞬间失去了大片农田,自然会非常的不习惯。于是,勤劳的农民会选择在另外一些地方继续种植,比如山坡上或者墙角下凡事能种植的地方都会被合理的利用起来。尽管他们都有足够的金钱,也完全能够养活自己,但还是会在选择这种另类行为来打发时间。等到那些作物(茄子、青椒、冬瓜、南瓜、空心菜等等)陆续丰收,多余的那一部分自然会拿到外面出售。这样一来可以贴补家用,二来习惯难以改掉,这样的结局看似非常美好。然而,格局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过去他们可以选择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出售作物,也可以选择到菜市场摆摊经营,而现在菜市场的摊位是需要花钱购买的,否则是绝对不允许进去售卖的。他们也就只能挑着担子像过去一样走街串巷,但城管不会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结构他们稀里糊涂的成为被驱赶的对象。仔细想想双方都没有过错,小贩用合理的价格出售自己的作物,不存在强买强卖的举措,城管用正确的方法维护城市的秩序,也没有强制没收的现象。他们在各自能够接受的范围内,达到了某种平衡的状态,也不知道这个到底能维持多久。大家生活都挺不容易,但愿尽可能长久一些吧。
说来挺奇怪的,为了一担子时令青菜走上大半天时间四处售卖,即使全部卖完收入也很难超过50元,想想也挺不值得的,但是他们依旧觉得很开心,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乐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