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九月星空推荐团推荐,本文系首发原创,文责自负。
田鱼者,田中鲤鱼也,故田鱼又称田鲤鱼,是一种生长在稻田里的鲤鱼。田鱼是咱们的母亲河--瓯江流域的专属鱼种,因其通体鲜艳、外形美观、五彩缤纷,又称“瓯江彩鲤”。
在瓯江流域,田鱼从鲤鱼演变成田鲤鱼已有1000多年历史。瓯越先民是一个以种植水稻及渔猎为生的民族,司马迁有云:“江南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饭稻羹鱼”是对瓯越先民生活方式极好的概括。后为躲避战乱等原因,瓯越先民迁徙上山,发明创造了“稻田养鱼”,从鲤鱼中培养出适宜于稻田饲养的“田鱼”来,成了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
田鱼有四绝:鱼肉细嫩美味胜鲫鱼,鳞片柔软营养如鲋鱼,色泽鲜艳光泽赛金鱼,鱼肝肥糯功效追龙肝。田鱼虽生于稻田,且喜欢在淤泥里生长,但田鱼出淤泥而不染,藏泥中不带泥腥味,足见造化之奇。鲋鱼即鲫鱼,素以“涸泽之鲋”名声大振。田鱼鳞片富含胶质,可以直接食用,尤其是那些自然成长的田鱼,鳞光闪耀,更为鲜艳,更为可口。烹杀田鱼不必剖肚再刮鳞,一则鳞片可食且营养丰富,二则可以防止鱼肉粘锅且保证烹饪上盘的田鱼色泽鲜艳,色香味俱全。田鱼之肝更是绝中之绝。俗话说:“天上有龙肉,地上有驴肉”,传说中的天庭名菜之首“龙肝凤髓”据说就是用化龙鲤鱼之肝烹制而成。田鱼即鲤鱼,更兼稻田静养,泉水清养,鱼肝之美味不言而喻。田鱼还是极好的药膳之物,多吃田鱼,有健脑、健体、美容等功效。
田鱼脱胎于鲤鱼而无鲤鱼之活泼雀跃。鲤鱼好动,更爱跳跃,故有鲤鱼跳龙门之说。鲤鱼觅食时喜欢胡搅蛮缠,时常把水搅浑,严重影响到其他动植物生存和发展。因此,在许多地方,鲤鱼成了不受欢迎的存在,甚至被当做有害物种。田鱼则不同,田鱼文静,不喜跳跃,不擅逃逸,有点呆训。养在稻田,不但不会从事掘稻根、拽稻杆等破坏活动,还专吃害虫,顺便干起松土施肥、增氧增肥的活计,对促进水稻增产增收作用颇大。正如人们所说:“稻田养鱼鱼养稻,稻谷增产鱼丰收。”
田鱼有极强的生命力,在浅小的水域活得潇洒自如,长得细皮嫩肉、肥肥胖胖,哪怕水再浅,田鱼也能以腹贴泥,用两个胸鳍在淤泥上爬行自如。长途运输田鱼,内行人往往会在水桶里装满淤泥,然后将田鱼直接放在淤泥里,就算走个四五小时,田鱼也是安然无恙。更为惊奇的是,宰杀后的田鱼,虽然已被破肚挖心,刮鳞摘鳃,也能坚持个一时三刻。故内行人烧田鱼,锅里加油后,放进田鱼后就直接盖上锅盖,任凭田鱼在锅中蹦跳折腾,直到锅中无声无息后打开盖子,再倒入料酒。这样烧出来的田鱼鳞片嫩中带焦,味道更为鲜美。
田鱼不但是美味佳肴、水稻伴侣,也是极好的观赏鱼。瓯江彩鲤,一个“彩”字足见其端。田鱼形似鲤鱼,大气端庄,健美俊逸,颜色鲜艳,五彩缤纷。田鱼有锦鲤之美,却无锦鲤娇贵。田鱼是下里巴人,故以“田”字命名,显得土里土气;田鱼价廉物美,不似锦鲤价格昂贵;田鱼适应性强,对水质要求不高不挑剔,不像锦鲤娇嫩;田鱼不挑食,像一个乖巧的小孩子,公园里,池塘边,只要几块食物,就能引得一大团田鱼争先竞食。田鱼让人亲近,养鱼技术不高的菜鸟级人物,干脆买几尾田鱼,顺手扔进鱼缸,不管不问,过个十天半月,靠近鱼缸一看,嗨,鱼儿还在到处游动,灵活自如。
北宋周敦颐在其名篇散文《爱莲说》中写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之君子者也。”
如果说“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是“花之君子”,那么,田鱼出淤泥而不腥,濯清涟而不妖,味美色艳,不娇不贵,护稻养稻,可食可用可观赏,实乃“鱼中君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