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懿静
图/行走队员
草原之中,有各种各样的自然风光。这种种风景,有人,有动物,有植物,也有水、土、天。这几者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
早上召开的分享会中,有数位队员提到了昨日行程中所见到的其他游客不雅的行为举止,包括乱扔垃圾、大喊大叫等。
这种与自然相处的方式明显违背了人类最初生存的宗旨:原本就不存在人与自然的区别,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然而在发展文明的进程中,人们渐渐把自己与自然分割了开来。
这一次行走队员走近敖鲁克雅鄂温克部落,最后一个驯鹿部落,来体验人与自然在原始环境中的朴素关系。
小朋友们在与驯鹿的亲密接触中,隐隐找回了人在大自然中的本真与朴素。本质上,人类与其它动物、植物等都是地球母亲的儿女,不分富贵贫贱。
在所谓文明进步、科学发展的外衣下,人们又丢失了怎样宝贵的财富呢?
看着驯鹿们在林中散漫地走动着,仿佛回到了最初人类诞生的时刻——我们的先祖,是否也像敖鲁克雅族人一样,与各种动植物为伴,和谐地共存在山林平野中呢?
在这几千年隔离自然的努力下,我们真正得到了什么呢?不过是生活质量的提高罢了。而我们内心的修养,并没有本质上的提高,甚至还产生了倒退。
部落中的索玉兰阿姨告诉我们,真正的敖鲁克雅人只剩下了三十多人,而与汉族的混血儿有几百人。至于他们民族独特的语言及口耳相传的民谣故事,也在慢慢地消失。
这不禁令人扼腕叹息:敖鲁克雅在内的种种独特民族部落传承,正如同濒危动植物一般,被名为现代文明的滚轮碾压。而我们所能做的,仅仅只是用文字、图片、基因库等手段记录下他们曾经的存在吗?
麦田,我们每日吃食的主要来源之一,并不是什么陌生的、新奇的东西。它也有它独特的美。
在这世上,并不存在美丽的物件。所有我们眼中映射出的美,都来自于我们内心的感性修养。故而佛经中有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背后的根河湿地,是亚洲第一大湿地,被重点保护的地球之肾。自然中的每一分,都有它独特的地方。就如同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人生来便是自然的一部分。在回归地球母亲怀抱的过程中,我们重新解放了内心深处的朴素,进而更为深入的了解了自己。
小朋友们通过这一天的旅程渐渐认识到了与自然和谐相处,回归本我的重要性。在接下来的行程中,希望能更贴近草原、认识自然、认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