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剑圣喵大师
01
放假了想约老罗出来吃饭,电话打过去,老罗秒挂了。也许是老罗按错键了,我再打过去,老罗又挂了。
真是奇了怪了,我没得罪老罗啊,再打,还是挂!
唉,是不是我平常没联系他,惹他生气了?以往就算他在忙,他也会接起来告诉我啊!难道在这波谲云诡的人生里,有谁挑拨了我和老罗的关系吗?
细思极恐,真当我搜索着种种可能时,老罗电话来了。
“啥事啊,我刚打着王者荣耀呢,被你一打扰,又输了!”
好奇怪,老罗这种从来不玩游戏的人,怎么突然迷恋起了王者荣耀?
老罗回答我:喜欢的女生在玩,想和她有点共同话题。
其实用王者荣耀接近女生,不是个好方法。不过在这个拒绝力超强的时代里,这也是大家的一种无奈之举吧!
某天,美女阿听邀约我来一局王者荣耀,虽然我从来没玩过,但我毕竟是英雄联盟的钻石级的玩家,随便打打就超神了,美女说我好厉害。
过了一会,阿听收到几条消息,她捂着嘴笑。
我问她怎么了?
她说:有人说你的妲己好垃圾!
当即我就明白了,这人一定是阿听的追求者,我立马邀约她再来一局。
如今我王者荣耀也打到钻石段位了,有人问:像你这么忙,事业心这么强的人,也要打游戏吗?
在大部分的人眼里,玩游戏是一种堕落的象征。提起游戏,他们就想到了一个名词——玩物丧志。
仿佛玩游戏的人在生活里都是失败者,他们在游戏中找到了舒适区,华丽的五杀图标为自己的生活找到了麻醉剂,而这种虚拟的满足感,反过来大量消耗了时间,让人愈发地拖延和慵懒。
大家都认为,游戏让一个人从包含生命力的状态,变成了一团死气的怪胎。
但木心说过一句话:志小者玩物丧志,志大者玩物养志。
王者荣耀对于我来说,更像是一条链接其他人的桥梁。
以前聚会,动不动就是喝,次次喝吐一堆人,然后就开始没完没了地吹牛逼。
现在好了,聚会完,手机一横来一局,瞬间就要到对方联系方式了。
和女生吃完饭后,也可以邀约她来一局,不管她有多菜。只要她有闪光的地方,你就大肆表扬,这样的赞美会少很多的浮夸和虚伪。
对于小孩子,还可以适当科普点历史知识给他们,教教他们“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典故。也不用愁给亲戚孩子带什么礼物了,送皮肤就好。
如果你说一个游戏可以玩物丧志,那么当年抢车位,农场这种无聊的游戏,都有人半夜不睡觉,等着偷别人菜,这岂不是荒唐。
从来都没有所谓的“玩物丧志”,只有“丧志而玩物”。
02
游戏并不是一种小儿科的东西,它贯穿人类生活的全过程,小到幼儿园和朋友捉迷藏,大到《权力的游戏》里,对铁王座的争夺。
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认为“游戏是内在目的并因而自由的生命活动”,他在《判断力批判》一书里写到:“劳动是被迫的活动,而游戏则是与劳动相对立的自由活动。”
精神分析学创始人弗洛伊德则认为游戏是“人借助想象来满足自身愿望的虚拟活动,游戏的对立面不是真正的工作,而是现实。”
所以并不是说,没有了游戏,你就会去工作或者学习。
卸载了王者荣耀,你依旧会沉迷在阴阳师的抽卡里,会没日没夜地现在韩剧欧巴的颜值中,会打开手机淘宝之后想剁手,第二天又继续打开淘宝。
就比如有人说,戒掉了手机,你的人生会多出一倍的时间。
戒掉了手机,你也不会在公司策划新的方案,也不会去图书馆自习到闭馆。如果你不能获得一个好的人生,需要游戏或者手机来为你的人生背锅,那你什么也改变不了。
王者荣耀这类游戏之所以火,关键在于人们希望脱离现实条件,在游戏的掩护下,实现一些现实无法满足的愿望。
而人们最大的愿望,莫过于跨越阶级,至少王者荣耀在冲钻石段位时,不会要求你一级出门去面对对方全副武装的满级人物。
但在阶级固化的今天,你要上升段位,也许规则需要你一级单挑大龙,甚至没有这个机会。
诸多游戏成瘾的研究表明,促成一个人游戏成瘾的过程往往是:现实中难以实现价值——对现实不满——精神层面缺失——缺乏现实交流和社会活动——通过游戏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日渐忽略现实——偏重于网络化的人际关系——越发孤僻。
以此恶性循环,以致游戏成瘾。显然,王者荣耀再好玩,也无法影响一个正常人,只有当这个人对现实生活不满,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才会游戏成瘾。
游戏成瘾的关键在于,太多人对现实失望,去游戏里寻找不平凡。
现实中的即得利益者,是不会去游戏的,因为现实比游戏好玩得多。如果你遁入游戏中,是可以找到不凡的。
但决定一个人是否能从游戏高手变成现实高手,取决于——他能否把游戏给他的自尊和不凡,把游戏带给他通宵熬夜获得成就的毅力,把这两样法宝拿去和现实中的VIP玩家来一场生死对决。
所以,当你的孩子在炫耀他的游戏成就时,不要立马否定打击游戏,而是告诉他,你可以把这样的自豪迁移到生活里去。
毕竟,克服任何困难之前,我们都需要小小地相信下自己,用班杜拉的话说,这叫自我效能感。
03
作为资深玩家,魔兽世界某服务器最大公会会长,常年的游戏生涯带给我的并不完全是负面影响。
比如有人和我说。
“年轻人要学会做冷板凳!”
这绝对是我最讨厌的一句话,我只相信,年轻就是用来撞墙的。
“不可能,冷板凳做久了,老了屁股也挪不到热炕头上去。”
“难道不怕,有人会对你......”
“我当然不怕了,因为我是剑圣啊!”我毫不犹豫回答。
此时,他看我像看到“中二病患者”一样,露出鄙夷的神情。
然而我不会和他争执,我不想和他一样被时代碾压。在他们眼中,生活除了赚钱,娶媳妇,生孩子之外,其他的事情都是浪费时间。
我是个玩家,无论是生活还是游戏,只要我入了局,我就不会当一个旁观者或退缩者,我一定会用参与者的身份走到终点,因为只有这样才有趣啊!
当你在玩游戏时,你体会到的仅仅是击杀的快感,那你可能会“玩物丧志”。如果你在玩的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改进战术,不断用成绩确定自己的能力和毅力时,那你就在“玩物养志”。
通俗地说,只要我想到钻石段位,那我只要持续不断付出努力就行,游戏里可以,生活里也可以,不过麻烦一点罢了。
世界在变坏并不是因为游戏,而是因为我们喜欢把责任归给游戏。
事实是,丧志者不愿认清自己丧志的本质,而用“玩物丧志”这句话来麻痹自己,认为只要不玩了,志就会回来。
更可惜的是,社会和家庭都不愿承认自己教育功能的失职,不愿承认自己其实很少给过年青人机会,而将问题简单的归咎于游戏。
当孩子在杨永信的电击治疗下头冒青烟时,家长却在高呼“电死他”。我相信那时家长的表情和他们所痛恨的网瘾少年是一样的,那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表情,脸上挂满了胆怯的皱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