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凡思
人们的很多能力在意识底层是相通的,其在表现出来的各个方面都起着很强的(甚至是决定性)作用,其中共情力就是其中之一,它在与人的沟通上、在学习上、在人际关系上、在精神层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处理不当有时会影响到事物的发展方向。
定义
共情力指的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共情力意味着超越自身的自恋而去理解别人自恋的能力。
共情力是人最早就具有的能力,我们在幼儿时,就会感受监护人(母亲)的身体语言,来确定自身的安全状态。
现状
然而我们现在的共情力似乎有下降趋势,随着信息量的增大,新的概念层出不穷,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大大增加,而我们现在特别是在人际交往中,不对称的交流是较普遍的现象。所谓的话不投机、对牛弹琴皆指这类交流,主要是双方无法体验对方的语境,而只以自己的思路展开话题,以片面的认知来标注、理解概念(事物)。
你可能只是提个建议,他却向你解释事物的对错或结果的可能性;你可能只是介绍一些方法,他却以专业自居加以拒绝;你可能想引导话题的深入,他却无意识的转移了话题(没意识到你在与之探讨)等等。这些在交往中司空见怪的事。
原因
这里有一部分是我们的生存条件引起的,我国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首批独生子女现在都是为人母为人父了,由于其本身没有兄弟姐妹,相对缺乏兄弟姐妹间的关系协调能力。使得人无从去感受他人(儿时的生存范围仅限家人)也无从施爱,主要指兄弟姐妹的同一层面上的平等的爱(父母之爱有附属的成分)。
我们的社会人际关系大多是对立的出现,这是我们的文化属性决定的,儒家文化讲究纲常教化。如,领导与员工、学生与老师、家长与孩子等等,人们的认识中这种关系对立的成分远比相容的成分多,次第关系的过分应用,使得一些人有了一种地位上的优越感,如经理、教师等职务的人,会对一些专业的(乃至于非专业的)问题下定论,很难体会到对方(下属)话语的用意。
我们的教育,强调的是个人的知识的拓展,个人能力的培养。成功学也在强调个性的张扬。大环境都在注重个人的性格张扬,相对而言不太注重人际协调能力。
托尔斯泰曾说过:“人们……谈话失败并不是因为缺乏智慧,而是因为自负。每一个人都希望谈论自己或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这现象确实存在,因为我们的思维过程是一个不断强化自我认知的过程,我们的学习多少也是在为我们的“正确”在寻找依据,生物的本能是趋利避害,我们在思维中也会有意无意的屏蔽掉一些对我们理论观念不利的信息。
还有一些心理上的自我意识的强化(社会的矛盾和社会阶层的分化造成的心理失衡等),不在此次讨论范围,就不展开了。
诸多因素使一代人缺少共情的历练。
影响
1、造成思维固化
多数的成年人的思维都有不同程度的固化,这也是自然延展的现象,因为我们没有一定的主见,就不容易在这协作的社会中发挥自我的作用,也是同样的原因,要有自洽的理论支撑个人的行为,同时也造成了思维的固化。这也造成了聪慧的假象。
如果我们对这些有认知的话,还可以通过学习不断地修正自我。关键的是有时会自我蒙蔽,这就会阻止个性的发展。
2、造成知识的诅咒
我们一旦知道了某事,就无法想象这件事在未知者眼中的样子。我们在阐述我们观点时,就会以我们知识体系解读概念,而体会不到对方根本无法对接我们的场景化的认知,从而无从理解概念,结论就是对方咋这么笨。其实只是没有和对方有视野的融合而已。也就是说我们依据某些场景抽象出的概念,在对象哪里这场景不符存在。人们也就无法理解概念。
这点作为教师尤其要注意。
3、交往不顺
我们也以信息不对称来形容这种场景不融合的交流,而共情力是能尽可能地弥补这些不对称,否则,只能造成沟通的不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