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读了赵周的拆书帮,还没读完,差不多一半了,感触挺多的。读之前觉得自己也看了不少书了,这个名字有些浮夸,我一向对起浮夸名字的书没好感。因为这个我拖了很久才打开这本早就准备好的书,还主要是因为这是某位大V推荐。现在我想道歉,书里写的不能说完全没想过,但是这个透彻解答了很多心里的疑问。
看了一眼目录之后我就从头开始读,这个开始不太好,也难怪读的这么慢。由于我错误的阅读方法,直入眼帘的是引言,这个引言比较长,是一篇南方人物周刊的文章,以一个很有争议但很会赚钱的刘一秒来开始的。
刘一秒是谁呢?他是一个民间的针对小企业家的培训机构,收着几万几十万不等的费用给小企业培训,做的风生水起,只是他教的竟然都是从各种举世闻名的大师的书里学来的内容。作者用这个引言,很妙,既表达了拆书这项技能的重要,又利用跟刘一秒的对比让人觉得这本书的价值可以跟几万的培训费用相媲美甚至更高。毕竟他是授人以渔。
这个很妙的引言一下就吸引了我的注意。我也相信不只是我,所有人都会被吸引,他并没有一开始就陷入自卖自夸的泥潭,而是通过一篇报道,可信度比较高,再一步一步分析,娓娓道来。
先吸引了人,接着就开始细看了。接下来我印象深刻的是实用性,作者一直强调:没必要非要把一本书看完。他举了个例子,是说《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同样一本书。一位教授经过深入研究,做出了很详细的思维导图,框架,每一步的分析,典型的学院派风格。到了张瑞敏这,只是看了一段话,经过深刻的思考,联系实际,创造出了海尔最著名的“日清工作法”,典型的实用派。
而这本书主要针对的是成人,成人学习更多是在职场中偏向实用主义的,能运用到实践中的才是好的。拆书帮要做的就是这一点,很多时候我们会忘了读书是为了什么,尤其是致用类书籍,是为了指导实践的。
作者经过自己的研究学习,现场式拆书帮培训,总结出了一套简单易行的拆书家攻略。
简单来说,拆书的步骤主要分为四步,阅读、重述、经验案例,应用实践。
阅读很好理解,就是先要阅读一篇或一段文字,首先要理解阅读内容。重述就是要能用自己的语言去重述刚理解的知识,重述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只有能重述的才是自己真正掌握了的。只是重述还不够,更高一个层次是能批判性的去评价这个知识,能更全面的去看待。比如:这个观点能经得住推敲吗?可信度多高,能证明吗?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办?重述这个环节完了之后,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搜寻类似的案例,越多越好。接下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应用实践。去思考这个知识以后我能用在什么地方?写在便签纸上提醒自己尽快运用起来。
所有的知识都为了指导实践,然而做到的人凤毛麟角,为什么呢?没有这种意识,没有这种习惯,自然就用不上。
现在有了一个简单易操作、切实可行的方法就在你我的面前,感谢赵周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