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
——王小波
有的时候我在想,是不是有人跟我一样,心里藏着很多个自己,它们的声音有时太过聒噪,有的时候又会齐整统一,总之我的脑子里有无数个我,小孩子的我,长大了的我,过去的我以及现在的我,每一个时段,每一个空间的我,这些都是我,于是鉴于我身为一个记录者与见证者的身份,想以一种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每一个我以及每一个自己,这样恰好是一种代替记忆的绝佳方式,正所谓的你所经历的每一刻都是历史,是属于你的个人史,当然更多的则是把眼光投向这个世界,从而影射一个更加完整的自己。
前段时间播出的国漫电影大鱼海棠,这个号称让观众等了12年的电影,结果等来个绿茶婊,当然,我要说的不是这个,众多网友的两极分化的撕逼口水战,我就不再赘述。而这部电影话说是抄袭了宫崎骏的千与千寻,这点我当然不大赞同,宫崎骏的动画有一种匠人精神在里面,指的不光是画面的精美程度,更重要的是它在动画里所树立的三观,以及那个至真至纯至善的世界,而这个就是宫崎骏的理想国,同时也代表了很多人的理想国。而关于理想国,在我看来,它是比理想更加丰满的乌托邦世界,这里蕴含着你所有的寄托与向往,感动与深沉的爱。也凝结着你所有的付出,热血,和汗水。有些东西你不必明说,就能心领神会。
今年我20岁,但是并没有觉得和十年前的自己有何区别,我依旧是那个内心永远处于稚龄的黄毛丫头,徜徉在自己不大不小的世界好多年,要说建立了一个乌托邦,其实也没有,因为它太脆弱,一碰就碎,你只能把它置于一个远在天际的方位角,那才是属于你的不被打扰的天空之城。如果说你更希望自己好奇心大于满足好奇心的能力还是满足好奇心的能力大于好奇心,这没有什么问题,我的选择即是后者,换句话来说,你探索世界的欲望必须要远远大于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能力,就像一个永远都保持着天真烂漫的疯子一样,你的眼里淌着鲜活的生命力,那是一种不饱和的状态,也正是那种我所想要的状态。
刘瑜说,一个人要活的像一支军队,对自己的大脑和心灵招兵买马。要怎样才能算得上是活成了一支军队,在你自己的那个国度,你是国王,是指挥者,因为你是主角,所以你不能跪。
之前看过一本书,叫做《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其中的一个精神病人对于世界的理解让我印象极为深刻。他说,我们生活的世界其实就是一块巨大的果冻,而我们的思想就是这果冻里面的微小气泡,而这些气泡就是我们活过的证明与理由,人如果没有了灵魂,没有思想,那跟死人又有什么区别?我们活在这世上,无非是想遇见些有趣的人,明白些未曾明白的道理。但生活的奇妙之处就在这里,它没有标准答案,游戏规则要你自己定。我只是一个幸存者,不是一个好军师。
记得三毛说过,我的内心世界就是一个封闭的盒子,任何人进不来,我也出不去,荷西偶尔进来坐坐,但是不会长久。这句话听起来有些孤僻,似乎在这个外向型社会里显得那么格格不入,但是我能听到一些东西,比如:有些东西只能私有,比如思想。我不敢说我自己已经是一个有着独立意识,独立决策的人,但是我会尽己所能地不拖人类的后腿,去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而这个世界的可爱之处就在于,它允许每个人都有信奉不同价值观的自由。同样与之而来的就会造成了每个人的理想国也不一样,而我的理想国也正在一砖一瓦地被垒砌,而这本身垒砌的过程就是一种很幸福的感觉,没有什么比活成自己真正想要的样子更使人迫切了。
我希望这里是我能自由创作,自由漫游的理想国的一部分,因为文字本身就是各种臆想,各种思考的一种沉淀。我喜欢互联网,因为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自由的感觉,是现实世界里的一种浪漫主义,它会给你虚拟的幻想和空间,营造出一种自在感,而这种幸福的感觉却不是虚拟存在的,它是真真实实的,真真切切的,也相当于是一个通往理想乌托邦的一个端口吧。乌托邦这个词,它的色调让我想起了将暮未暮的原野,也想起了天空那忽明忽暗的云,它们活跃在我的脑海里,成了我记忆影像的一部分。我很喜欢这种飘忽不定的意象,因为它很生动,很动人。
写了这么多,其实我也不知道我到底在写什么,只是心跟着感觉走,我们都应该为了我们心中的那个更好的世界而努力奋斗,我们之所以努力奋斗,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做了这么多的改变,只为心中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