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上所有的生物中,只有人类可以把生死演绎成丰富精彩的文化。人类关于肉体死亡与灵魂不灭的极其矛盾而又复杂的思想意识在形形色色的丧葬习俗有着充分的体现。
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广大地区有一种非常奇特的考古文化遗存和丧葬习俗,那就是悬棺葬。棺木高悬于临江面海的陡峭崖壁上,有时多达三四十具,抬首仰望,令人叹为观止。
《中国悬棺葬》是国内外第一部从宏观角度全面、系统、深入研究悬棺葬的学术专著,对我国悬棺葬的地理分布、文化内涵、年代和族属等进行了详尽的田野考察与学术探究。在为书中丰富独特的内容而震惊的同时,我也对作者陈明芳几十年如一日执着而严谨的科研与奉献精神产生由衷的敬意。
作者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读研时开始接触中国悬棺葬研究,此时的她已是年近40的中年妇女,以当时的经费、交通、饮食等条件,要对广泛分布于南方十余个省区大山里的悬棺葬文化遗存做大量的、深入的实地调查,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作者在序言和后记里多次提及当年调查的艰辛和危险,但这丝毫不减这位女性学术大家的形象。
除了正文中的图片之外,在本书的序言和目录前面,还有多达77页铜版纸印刷的相关图片,时间跨度自1978年至2025年,在我读过的书中这也是绝无仅有的。这些图片有彩色的,也有早年的黑白的,它们基本呈现了作者在该领域的一路艰辛跋涉。
作者在书中还不时感慨这些悬棺葬的命运,在人类学研究、民族学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悬棺葬文化遗存,由于或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许多已经被严重破坏或彻底消失,只能在文字或图像资料中窥其真容了。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地方对文化旅游的越发重视,悬棺葬这一文化遗存也应该在促进地方发展的同时,得到更多的实际保护和文化宣传。文化与经济的共生共荣是现代文明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