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去协和看患癌致病的舅妈。51岁,子宫内膜癌,刚做完子宫切除手术,她虚弱地躺在床上,完全没有了往日的精神饱满。几个月之前看到她时,她说话还中气十足,对自己的生活似乎很满意。儿子去年结婚,今年生了两个双胞胎孙子,在世俗眼光里,已是圆满。
可是今天,她回忆起这几年的生活,感到特别的累和压力大。儿子前些年工作不稳定,压根没赚到什么钱。去年表弟结婚,在亲戚那借了很多钱还没还清。今年两个孙子出生,奶粉钱、保姆每个月都是不小的开支。舅妈在老家的街上开裁缝店,收益虽可但也十分劳累。我今天才知道,她经常要熬夜赶工,也为了省点钱把原来的帮工辞退了,故身体的负担很沉重。家庭每月的开销远超一万,表弟媳又没工作,舅妈思想压力前所未有的大。
舅妈平时很自信,甚至在我们这些久居农村的穷亲戚面前显得有股优越感,今天语气难得的很温柔,跟刚做完手术固然有关系,但更重要的是她诚实地坦露了内心。
有段时间我一直以为富人吃得太好容易得病,穷人粗茶淡饭反而健康,直到我走入社会并遭遇生育难题,我才清晰地发现穷人大多体质更差。与蔬菜相比,价格更加昂贵的肉类蛋白质更高。整个求学阶段,我吃肉的机会都不多,因此几乎没有长胖过。工作后在食堂就餐,早餐就可以吃到肉,每天至少有一个鸡蛋,我的气色慢慢变得好起来。更重要的是,我明显感觉大脑清醒了许多,阅读的领悟力也提高了,曾经让自己很不舒服的痛经都慢慢没有了。
我以为这已经够好了,一段时间就只在单位吃,回家后就不再吃饭。直到去了同事家,她们都觉得食堂的伙食稀烂,来上班只是象征性地吃一点,然后等回家后吃真正“值得吃”的食物。我也发现她们的皮肤特别细嫩,整个人特别自信,跟我相比似乎是两类人。
于是,我明白了一个叫“生活条件”的词语,如果物质条件丰裕,人就可以获取更健康的食材,获得更全面的营养。同样因为不用担心入不敷出,精神状态也会更放松,而不是长期的处在焦虑不安之中。贫贱夫妻百事哀,因为穷,人在处理生活难题时途径更少,很容易陷入习得性无助中。而且,因为要把大量时间用来谋生,人很难拥有改造精神世界的机会。久而久之,整个的身体状态都不会很好。
人到中年,我才知道贫病交加不是形容一个人极其不幸地遇到雪上加霜,更多的是形容一种很容易产生关联的常见的人生状态。
2025年1月11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