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全文约2400字,将花费您7分钟,谢谢您。
两张图片
空袭过后,阿勒颇陷入了恐慌。
5年前,它曾是中东最繁华、最美丽的城市之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徜徉在古老的清真寺、神话般的城堡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室内市场间,流连忘返。
如今,这一切,已灰飞烟灭,毁于战火。断壁残垣、哀鸿遍野,阿勒颇成了西方媒体眼中的“鬼城”,以黑暗、寒冷做底色。
如果您对这座城尚并不熟悉,那么,对图片里的这个小男孩一定不会陌生:他独自坐在救护车里,脸上满是灰尘和血迹,听着空袭引发的爆炸声,茫然不知所措,他的名字叫奥姆兰。这个从空袭里死里逃生的小男孩,曾在网上疯传,触动了全世界,成为5年战火蹂躏下的阿勒颇饱含血泪的控诉。
只是,这些震撼人心的照片,是否真能唤醒良知、激活同情,让各国政府、各国人民真正行动起来,停止制造“人祸”,让世界每一位公民被温柔对待?
2015年9月,中东难民问题膨胀,成了困惑欧洲政界的毒瘤。土耳其海滩上漂上一具幼童遗体,成为难民危机爆发以来“最揪心的画面”,引起了广泛震惊和反思。
这名3岁的叙利亚小难民,因为战乱,且向加拿大申请难民签证被拒,迫不得已和家人搭上了难民船前往欧洲避难。但由于他所乘坐的难民船严重超载而倾覆,不幸在途中遇难。
男孩名叫艾兰·库尔迪,3岁,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9月2日凌晨,艾兰和5岁的哥哥,跟随父母搭上偷渡船,试图从土耳其博德鲁姆半岛出发,偷渡至希腊科斯岛。
这艘船只能承载4人,当时塞了17人。凌晨4点左右,船体倾覆。艾兰、加利普和妈妈3人不幸遇难。
这张照片在网上传开后,促使欧洲各国领导开始重新思考如何解决蜂拥而至的难民。
当时,就有网友发问,“如果这幅极具冲击力的的照片还不能改变欧洲对待难民的态度,那还有什么能够改变这一切?”
同情疲劳症
客观地说,苦难发生的那一刻,看到幕幕凄惨场景,出于本能反应,绝大多数人确实会感同深受,或悲愤,或扼腕,或忧伤。每天上联合国新闻网,只要看到战乱中孩子的照片,看到他们的眼神,我的眼泪就不自觉往下掉。
但这种“感同深受”,这份“同情心”,到底能持续多久,到底能否最终转化为减轻别人痛苦的行动?美国近期一档高端访谈节目给出并不乐观的答案。事实上,人们难过一阵后,就会自动关闭悲伤,忘掉他人的苦难,继续自己的生活。
美俄领导人看到奥姆兰的照片后,确实召开了记者招待会,表达了沉痛哀悼和愤怒谴责,但他们不可能改变政治策略,决然不会实质性改变中东人民的境遇。
战火长年肆虐的叙利亚,在我们的印象里,动荡不安似乎已然成为正常,安定和平反倒成了异常。于是,有人看到奥姆兰,看到艾兰的照片后,竟然诧异地反问,“够了,没什么好悲伤的,这已经不是新鲜事儿了。你难过又能改变什么?”因为无助绝望,因为似乎毫无办法,一部分人选择麻木自己的神经。
很不幸,当今社会,很多人患上了“同情疲劳症”。
第一次接触 “Compassion Fatigue”这个词儿,是在一期PBS(美国公共电视网)访谈中。据维基百科解释,1981年,这个词在《美国移民备忘录》中第一次出现。1990年,美国媒体用它来形容公众对“无家可归”者表现出来的不耐烦心态。1992年,医学杂志用它来描述对病人的痛苦漠不关心的医护人员。此后,“Compassion Fatigue”进入创伤心理学家的研究领域。
“Compassion Fatigue”,译为“同情疲劳症”,指的是随着时间推移,人类同情心不断减弱的现象。这种心理疾病在与受害者打交道的人群中更为普遍,比如治疗师、护士、心理学家、警察等,以及家中有亲人患慢性疾病的个体。20世纪50年代,它首次在护士身上确诊。
患有“同情疲劳” 的人会表现出如下症状:无助绝望,幸福感下降,持续紧张不安,失眠,多梦,消极悲观。时间久了,患者会失去对他者痛苦的感知力,无法感同深受,同情心泯灭,变得麻木不仁。
心理学家认为,媒体是导致“同情疲劳症”广泛产生的一大诱因。报纸上、新闻里,充斥着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悲剧和苦难。长期暴露在负面信息里,人很容易产生无能为力感,很容易产生自我怀疑,渐渐对他人的苦难就会免疫。
哈佛大学著名的24堂《幸福课》也谈到了这一点。新闻记者往往倾向于过度报道消极事件,甚至无所不用其极。比如说,记者会狠狠揪住某一位亲手毒子的母亲不放,大谈世风日下、人性沦丧,却不会同时报道这个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母亲为了保护孩子宁可放弃自己生命;会对某一笔违法的买卖大肆渲染,抨击社会黑暗、官商勾结,却不会提及就在这笔违法买卖进行的当儿,世界上同时进行着成千上万笔合法生意。
解冻同情心
这样的新闻导向,导致了两种观点:认为这个世界充满苦难,毫无快乐的理由,产生浓厚的悲观情绪;认为既然苦难是世界的本质,是人生的本质,那么,上帝都管不了,自己就更是无计可施、无能为力。于是,悲观痛苦与麻木冷漠便开始泛滥。
你可以扪心自问,当朋友陷入谷底、情绪低落、向你倾诉时,你是否愿意停下手中的事儿,做个耐心的听众?当年迈的父母生病卧床、生活难以自理时,你又是否能够毫无怨言、悉心照顾?当你走在街头,碰到真正有困难的行乞之人,你是否愿意停下脚步,为他们做点什么?……
遗憾的是,当今社会,我们似乎习惯了披上厚厚的铠甲过生活,对弱者的哀号,熟视无睹,充耳不闻。 “同情疲劳症”已成为了一种群体感受。
只是,如果任由“同情疲劳症”漫延,整个社会乃至整个人类,又将向何处去呢?我想,这些遭遇唾弃的弱者,一旦尊严被剥夺的荡然无存时,很可能就会以另一种更极端、更无情的方式,去对待抛弃了他们的社会。整个人类就会陷入以恶抗恶的恶性循环里,而一旦人性沦丧、人伦丧尽,文明终将难以为继。
是时候医治“同情疲劳症”了,激活我们麻木已久的良知,解冻我们冰冻已久的同情心,真正像个人一样地活着,而不要活成了行尸走肉的“活死人”。
唯有如此,3岁的小艾迪之类的悲剧才不会重演。
土耳其沙滩上的那张照片,画面原本应该是这样,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