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因为想要深入理解一首歌而懊恼自己是个“没有故事的女同学”吗?
在听陈医生的那些经典备胎之歌时,心想当备胎真惨,对方怎么能拒绝得了“我唱得不够动人你别皱眉”“想过抢新娘,我差点讲真”这么动人的情话呢?
接着为了更沉醉于歌中,就把自己代入歌里,然而现实是自己连当备胎的机会都没有。此刻恨不得自己是个经过爱情千锤百炼的苦情girl,这样听起歌来更有feel,还可以在网易云里作痴情文艺青年状吹“那些年苦苦追逐等待的姑娘如今已成为人妻,而我一人只能孤身以终老...”
杨绛先生说“你的问题在于书读的太少而想得太多”,那么我想我的问题应该是故事太少而听的歌太多吧(咦?脸呢??)。
当然以上只是玩笑,但真有让我恨不得成为一个有故事的女同学的歌曲。
《任我行》,云村里记录我听了881次,还是没能完全体会这首歌,哦不,百分之六十都不到吧。
当时之所以在陈医生的《the key》这张专辑里选中试听这首歌是觉得它的名字就是自己一直向往的状态。心想,是多自由多洒脱才可以任我行?!
然而,林夕却几乎用了整首歌来说不可以任你行。
【那次得你冒险半夜上山 整拗中队友不想撑下去 那时其实尝尽真正自由 但又感到没趣】
年轻人总想走不一样的路,看别人没看过的风景。即使是去曾经火爆到只能自己摘掉4A级景区头衔以减少客流量的南锣鼓巷时,还是故意要避开立满商店的主干道,乱窜于旁边的不知名小胡同中,逛完后发现其实小胡同也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因为走的人少,便让自己产生了自己与那些走主干道的游人不同的 错觉?
【从何时你也学会不要离群 从何时发觉没有同伴不行】
好像现在微博微信里无论是鸡汤文还是毒鸡汤文都在让我们“学会不怕离群”“享受孤独”,仿佛只有脱离群体的你才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大一过了一学期单人出游逛街吃饭的日子,是真的自由,真的孤独,但也是真的没趣,甚至还有点排斥那段记忆,以至现在还是不太敢听那段时间最常听的《苦瓜》。痛苦没人分担可以自己慢慢消化,但良辰好景无人与说的心情...无法言说。所以,哪有什么自由是不需要代价的哦。
【亲爱的 闯遍所有路灯 还是令大家开心要紧 抱住两厅双套天空海阔 任你行】
原来任你行的前提是要有两厅双套。
歌曲的下面有一条热评是“给你自由,你敢要吗?”
很多人之前的人生已经习惯了按照父母老师的嘱咐、引导去行走,即使心有不甘、叛逆,但还是会隐隐约约地按着他们指的方向走着,心里也会有种觉得自己没有偏离所谓正道的安全感,所以给你完全的自由,你真的敢要吗?
我想要自由,可是爸妈很爱我。
【顽童大了别再追问 可以任我走怎么到头来又随着大队走】
看到一句话说“小孩才问你为什么不理我,大人都是默契地疏远”,感觉膝盖深深中了一箭,自己居然是属于小孩的一员?!...是啊,为什么可以任我走到头来却又要随着大队走呢?大人也追逐所谓的安全感吗?那种小心翼翼靠归依主流得来的安全感真的安全吗?......哦真的是小孩诶。
【顽童大了没那么笨 可以聚脚于康庄旅途然后同沐浴温泉 为何在雨伞外独行
人群是那么像羊群】
最近看的《奇葩大会》里高晓松说了一句话:“人最终会被生活打败。”听后差点泪奔,感觉终于找到了自己一直在执着于冒险半夜上山、特意穿梭在游人稀少的小胡同的意义。对啊,既然最终都会被生活打败,那我们活得嚣张一点与众不同一点又怎样呢?那些被羡慕的人的人生不就是因为他们被生活打败的时间被延缓得比早已被生活打败的人迟了些吗?
所以虽然康庄大道很好走,虽然沐浴温泉很舒服,虽然人群像羊群,可我还是想当个不听话的小朋友[em]e401181[/em]
这是不是意味着我还是没懂这首歌?那又怎样呢,有天我也会成为有故事的女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