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

阳虚的体会。

刚降温,体寒就出现了,有些小伙伴畏寒如冬。可不可以补阳气?当然可以,但具体还得因人而异。

如有好的人参,多年生,不燥且温热特性好的,可以每天煮点参片水喝。这个节气就不要喝西洋参了。温性更足点的还有红参。

再就是附子和肉桂。还有血肉有情之品,比如鹿茸类。用什么取决于病机,还是自身是否耐受,而不是听得这个东西温阳就用上。

秋冬滋补的也多,羊肉,鹿肉,还有吃狗肉的。就是为了给自己补一补。

实则有的是不适合的燥热反而重,阳气没见到长多少。

常人吃点牛羊肉即可,放点生姜,还有白豆蔻,增加温性,除膻味。

天凉了,准备一个小毛毯,随时能披在后背,膝盖等容易受寒的位置。一则足底寒,二则项背寒,寒气最容易不经意间侵犯的两个位置。

现在人的生活节奏,基本就是呆坐一整天,这一身的气血流动很差,增加了受寒的可能。

这种寒气实际就是身体薄弱的时候进来的,中医叫“”虚邪贼风”,平日就有,但身体可自感不到。但久居不动,则此风寒偷袭甚猛。尤其身体坐而不动,但脑袋里思虑纷纭,这个时候能量是消耗的,而且持续消耗。人体大脑的能量消耗一点不比身体差,这就是为什么神伤人员都反应身体疲劳,乏力,畏寒便是这个因素。因为过度的脑力,早早的把机能消耗了,身体更容易受寒了。

阳虚之人最伤神,伤神之人也最容易阳虚畏寒,心阳不振则心悸,肾阳不足则惊恐,脾阳不足则多思,肺阳不足则生悲,肝阳不足则郁愤。

阳虚的话,一定要坚持艾灸。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