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不得不说,这是一部特别的电影:片段式的人生、艳丽的色调、暗沉的心情,就像一个灰色童话故事。
很多人说自己是流着泪看完电影的,但泪点很低的我看电影时却没有流泪,只觉得心情阴郁得很,偏偏到写影评时心头一紧,忍不住想掉泪。
人们说的后知后觉,大抵就是这样了吧。
暂且不考虑日本当时极端的男权社会,我只想说说松子这个女人。
在我看来,松子是个傻女人,她富有激情,向往美好的生活,对待感情十分执着。与此同时,她又是那么无知、顽固、可恶。
明明可以拥有幸福,却硬生生地将自己的人生过成了一个悲剧。
我对她的态度,可以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来概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02
从影片中可知,松子的人际关系非常之简单:家人,恋人。发生在她身上的事情,看起来那么不可思议,却自然而然到我们难以辩驳。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的五大基本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而松子的一生基本都陷在了“爱的需求”中,为了倾诉自己的爱,她可以不管自己的安全,甚至是放弃尊严。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因爱失衡。
松子的内心,有超大量的爱,她不断地倾泄这种爱,但得不到回应。
于是,她采取了取悦的方式,为了让别人开心,抛弃了自己。就像她不断做鬼脸逗父亲开心一样,取悦他人已变成松子的一种习惯。
她让自己低到尘埃中,却没有开出一朵花。
03
影片中贯穿始终的是松子的三句话:1、为什么。2、我的人生结束了。3、生而为人对不起。
在被校长指控偷钱被逼辞职的时候,在打了妹妹离家出走的时候,在彻也在她面前自杀的时候,在她杀了人之后……她总是不断地在问为什么:为什么父亲爱妹妹而不爱我?为什么我为学生着想最后却丢了工作?为什么我如此对彻也付出却被他虐待?为什么我败给冈也那个平庸的妻子?
松子大叫“为什么”并非在寻找原因,她并未改变现状,她只是心中不满,忿忿不平,只是想问“凭什么”。
几乎每次事件都带给松子毁灭性的打击,影响了她人生接下来的轨迹,因为她真的是全身心地投入和付出。也因此,她才会产生“我的人生结束了”这样的感觉。但巧妙的事,松子的人生似乎一直无法结束。
她拥有极其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在一次次事件中被碾压,又一次次地满血复活。也多亏她这一强大的技能,才能保她在自己混乱的人生中生存下来。
04
松子是否有在反省,我不甚了解,但我知道,她并不是无知的。否则,她不会感动于父亲留下的日记,不会幻想与家人团聚,也不会面对着与家乡相似的河流痛哭。
彼时的松子,在河流前呆坐的松子,我有理由相信,她是清醒、冷静的。只是她已经习惯了用鬼脸去取悦别人,她不知应该怎样改变。
龙洋一给她的打击是巨大的,与他在一起,松子既害怕又坚定。因为害怕,她才会不断地问龙洋一:“你不会离开我吧?”她害怕分离,怕龙洋一像那个理发师一样,有了约定,却还是分离。因为坚定,松子才会跟着龙洋一混黑道,才会不顾好友的阻拦,与龙洋一一起下地狱。
在爱情上,一个女人要是坚定起来,真就像一块顽固的磐石。就像小葵回忆时说的:“那时的松子很美。”即便如此,龙洋一还是抛弃了她,至少在松子眼中是这样的。
这一次,松子没办法找到希望了,她把自己变成了一个举止怪异、不修边幅、坐吃等死的邋遢的女人。
可即便如此,松子还是自带光环的,对生命与爱的热情,让她无法死去。在这样的日子中,她有了偶像,并把自己的希望再一次投注于偶像身上,她一遍遍地书写“生而为人对不起”,大概是她矛盾纠结的表现吧。
05
松子被嫌弃的一生源于错误的理解,败于极端的行为,却终结于希望。
松子不能理解父亲对妹妹的偏爱,以为父亲不爱自己,才会心生嫉妒与不满。松子对妹妹久美是爱恨交加的,她从不同情妹妹,反而很羡慕妹妹,能拥有父亲的爱。
值得一提的是,松子的每个人生选择都那么不对劲儿,她似乎有一双“慧眼”,总能在茫茫人海中挑出渣男,并毫无保留地爱对方,把自己当成对方的依靠,可她也仅仅成为那个男人某个时期的依靠。同样的,松子也将身边的男人看成了救命的稻草,死死抓住不放,即使那些男人根本不值得托付终生。
幻想中的松子是最幸福的,不考虑现实的时候,她还可以快乐的歌唱。
可是,现实总是无情地将她打倒。
松子悲剧的根源在于,她的希望不是源自自身,而是依附于他人。我希望她能够为自己的歌唱一次。
06
最后的最后,松子毫无征兆的死亡了,就在她燃起希望的时候。可以说,松子是死于希望的。令人欣慰的是,这次的希望,是为了自己!
松子一生的爱太过勇敢,太过耀眼,就像扑火的飞蛾。
我理解松子,甚至有点羡慕她的勇气,但我无法像她那样生存。如果要我像松子这样蒙着眼睛,卑微地爱一个人,我想我做不到。
所以说,松子很简单,尽管她的人生看起来十分复杂,可她真的是个纯粹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