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9.7下午
不会在孩子面前说对方的不是。就是离婚了,都还会对孩子有爱!
你可以成为改变一位学生的老师
尊重原生家庭的
我这样做是对的
我这样子做是为了你好(有什么就吃什么)
不要说对错
我希望我的孩子:
孩子你不能:
孩子,我认为你是:
不快乐,不优秀……你还会爱他吗?
让你想到了什么?陪伴
孩子内在需要什么?欣赏
我们需要改变什么?放手,创造条件让孩子多体验。
我们想法也许是对的,但是属于强加的。
让孩子通过不同的选择,在选择中比较,选出自己的方案,这是他的成长的过程。
放下期待,陪伴在当下
放下爸爸妈妈的功利心
每个孩子都有他的生命力
1.价值感
2.安全感:和谐的关系 妈妈稳定的情绪
3.爱与被爱
4.独立自主
5.连接
婴儿期:只会哭,只会吃,
无条件的接纳
生命中的至重
能够给心理营养的,只有妈妈!
此时的爸爸如何去爱孩子?去爱妈妈!
(每天都不一样,)
环境的安全是最重要的!
允许孩子摔跤,摔倒……
16个月-30个月:抓,感知(危险的一岁半)
尝试手抓东西吃。
30个月-36个月
孩子玩玩时,会不断找妈妈
入园焦虑
爸爸走进孩子的生活
支持孩子兴趣的发展 (4岁-5岁)(烘焙、做巴士认字,爸爸陪伴下发展)(一次比赛失败,爸爸严重的说以后都不要比赛了,导致孩子的一段时间的不适)(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
6岁-7岁
(缺少心理营养)人际关系紧张,情绪波动大,是否有偏差行为
学习:父母的人际关系,处理情绪的方法,身教重于言传
认知:
模范:
在成长过程中,有多少的缺失呈现
作业:给孩子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