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晚睡成了一个流行趋势。
甚至有了一个叫“晚睡综合征”的说法。
作息时间不规律的伙伴们比比皆是,凌晨两三点就能组到几个,开个群聊。更甚至,偶尔还能出现东半球和西半球时差的无缝对接。虽然这样的互动十分浪漫,但是,人家是刚起来才开始元气满满的一天啊。而我们,只能说是,一群大半夜灵魂无处安放的熬夜🐶?
“真心奉劝大家不要熬夜了,我有一个朋友因为熬夜,一晚没睡”这个段子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可能互相分享笑过之后都忘了。但是只要在搜索引擎打下“熬夜”两字,铺天盖地的后缀词迎面而来,在公众号搜搜相关文章,满屏真实案例和吐槽更是层出不穷。
曾经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有意思的话题:「你有多久没在十二点前入睡了?」一个男生的评论是,自从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再也没有十二点前睡觉,而点赞者也不在少数并附和同上。其余的评论都是全部都是抱怨工作时间不够,压力大,项目多。同时顺带怼上甲方,多么的不人性。
并非是天生自带熬夜属性,也清楚熬夜百害无一利。随波逐流的晚睡,焦虑不堪的内心,大部分归于工作带来的结果导向。就像没有人会不认可勤奋是促使我们达到预期目标的动力那般。说不定凌晨四点,在感慨下城市的美好夜景后,就踏上了一天的征途,迎接一整天的忙忙碌碌和东奔西走,好不容易处理好一天的工作,顾不上身体已被掏空,只得匆匆赶着最后一班地铁回家。
每一个熬夜的晚上都觉得时间利用的刚刚好,完成项目那一刻满满的成就感。但是,回过头来再盘点收获时,才会发现,实际得到的价值五根手指头都数的完,这就尴尬了。这么日复一日的努力,无非是想要结果好一些,离完成目标的预期近一点。不过,我们只是感动了自己,借着勤奋工作的名义在更加沉迷于黑夜,真是个令人悲伤的故事。
用一句流传甚广的话来概括:这根本是在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放大了来说,整天沉浸在工作中可以称为“战术上的勤奋”,然而时间不分昼夜的消失后,结果发现依旧缺乏专业性进步以及工作目标,那就是战略上的懒惰。如果觉得十分有感触的话,那么恭喜你,我们已经距离成功的方向越来越远。
在这个信息疯狂蔓延所引发的知识洪荒时代,把自己禁锢在渺小的空间里,完全不理会外界知识层面的更新升级,一直自怨自艾。那么不如在每个熬夜的晚上,都先开始反问下自己,是不是还有书没看完,是不是还有很多交完费用的课程没有开始学习,是不是除了工作之外的事情都没有开始。如果是的话,还是别想了,愉快的进入加班时间吧。
有位名人曾经说过:
勤奋很重要,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但是,我们必须在勤奋的同时,抛开以往一直习惯于思维上的懒惰,好好地正视自己的预期目标。千万别再次让“勤奋”溜着走,除非你尤其喜欢黑夜,喜欢黑夜吞噬你的生命值。
不如,好好想想还要不要熬夜加班了,毕竟做正确的事儿比正确的做事儿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