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跟华小姐说过,如果今年过完,我还没死,那我们一定要好好庆祝一下。
年初从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辞职,放下高薪和即将到手升职空间,只身来到一个从零开始的创业公司。趁着当时最热的O2O概念,憧憬着互联网+咖啡+职场的美好愿景,怀揣着互联网伞兵拯救世界的理想,就这么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
创业注定是艰辛的,因为……从『要不要离职创业』就是在挣扎。老爸老妈说,我们支持你,只要她家里支持你就OK。跟华小姐讨论了两个来回,后来一致觉得『陪伴时间可能变少』和『去超市少买点零食』可以变通和承受。第一次去她家,老华那句『男人应该开创自己的事业』,让我心中的石头彻底落地。
跟两个合伙人打了两个电话,换了4G话费多的手机套餐,给自己买了一台最新的Macbook Pro,拎着装备,耳机里循环播放着《平凡之路》,来到了汉口闹市区的办公室。
从此走上了2015年的zuo死折腾的路。
<事业篇>
2015年,全身心提升产品技能。
2015.1 - 2015.3,作为全职PM,带领着一群兼职同胞,吭哧吭哧地将微信商城第一版推上线。
2015.4,终于成立了4人全职小组:1PM,2Dev,1UX。从此4条产品线,在线商城(含微信和支付宝),微信企业号,后台管理系统,POS系统同时推进。
2015.5,线上团队新加入一名成员,主要负责测试和服务器运维。
<爱情篇>
2015.6.22,夏至。我在电影院拉着小伙伴向华小姐求婚。生活和工作已经很忙了,但是我不想留下遗憾,希望给华小姐、也是给自己一个交代。希望结婚若干年之后,我们回忆起2015.6.22这个特殊的日子时,我们仍然心存感激,当年遇到了最好的另一半。
<生活篇>
书架不长虫。今年一共看过16本书,包括长篇超想象小说《三体》,还有一些创业相关的《从0到1》,设计相关的《移动应用UI设计模式》,产品相关的《增长黑客》,销售相关的《做单》。涉猎较为广泛,这些也正是工作中需要用到的知识点。
今年一共看过26部电影,看来我还是一个文艺青年。
今年只去过3个地方,中国新年时去的重庆和成都,拜访亲戚;另外一个是圣诞节独自去的北京,散散心,找创业者抱团取暖。
今年装修了一个房子,准备了一场求婚,准备了一场婚礼。所有精力都用尽,这里不想赘述了。
<心得体会>
从0到1对未知的探索能力增强。
对新生事物或对模糊目标不再无所适从,彷惶犹豫,而是可以快速提出假设,做出原型,验证猜想,迭代完善。对迭代验证已经超越了方法论阶段,进入了意识阶段。自主性增强,更有担当。
在自己领域没有人管束,没有人指明方向,全靠自己。自律性增强,主动创造条件主动发现需求,推进实现。对未知领域的突破所得到的结果承担责任。行动力更快速。
学习了商人的作风,不再依赖小资情怀的环境才能工作,不再等待头脑中有完美方案时再提出。真正领悟了重要的是快,而不在于百发百中。耳濡目染生意本质,更具备销售意识。
这个世界技术只是一个环节,只是工具,所有都为生意服务。情怀是要有的,只是理想,也是为生意服务。如何增加收入,减少成本损耗,提高利润是每时每刻放在大脑里思考的问题。赚钱,是相当正面而且真正重要的事情 -- 不管对企业还是个人来说。更懂得如何与人交流。
人,不是机器,交流不能只停留在“传达信息”,而是要考虑到照顾人的情绪,这样人才能真正接收你的信息并接受认可你的观点。所以语气,语调,交流时间,交流地点,引用故事,结论后置等各种技巧需要逐渐掌握。学会表达。
学会说话简单扼要,落地有声。关键时刻有能力一句话表明自己的观点,再通过故事,数据,情绪等等捍卫自己的观点。
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人都是动物,骨髓里下意识都是感性。学会表达情绪,释放情绪更利于在丛林法则下生存。
突破自己的边界,有意锻炼自己面对面看着对方交流,察觉对方面部表情以获得更多信息;学会用电话语音交流,以致有一天能够让说话达到和文字一样的逻辑水平,同时还可以赢得时间和情绪上的红利。
- 更懂得自己要什么,学会利益交换。
不再是去一味执行别人的需求,那是别人的需求不是自己的,执行得好那是初级段位。不会总需要来自别人的认可。
学会有技巧的say no,推掉对自己无利的事情同时照顾好别人的情绪,用对双方有利的offer引导对方作为say no的补偿。
时间夹缝中匆匆写完2015的总结,现在已经困死了……准备迎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