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痛苦大多来源于执念,而且是执着于一些虚幻的事物。
不管是物质还是情感,都是我们有意赋予它能量,它才能有了价值。而现代人却把这个道理弄反了,反被物质和情感所控制,被它们的所谓价值所绑架,任由它们牵着自己鼻子走。物质得不到就会痛苦,情感满足不了也会痛苦,交给了它们控制自己的把柄,随时可以让我们不快乐,甚至是痛不欲生。
其实物质的价值,是我们内心的加持,比如一件价值三千元的衣服,在被我们的占有欲加持后,就成为了所谓的“喜欢”,执念就有了冠冕堂皇的理由。这件衣服瞬间就在自己心目中仿佛成为了无价之宝,好像必须得拥有,得不到就会痛苦。其实我们就是被想得到的执念控制住了,反过来让这件衣服折磨着我们,仿佛扼住了我们的喉咙,欲罢不能。
对于真实的所需,人们应该积极面对,努力争取,但对于像通货膨胀一样被外界虚构出来的伪需求,则应该尽量远离。人们内心应该对这两种需求作出正确取舍,否则只是跟随别人的营销步伐,欲望没完没了,可能一辈子都无法满足。
有些人拥有的钱越多,痛苦就越大。 正如华智仁波切所说:“有一条茶叶,就会有一条茶叶的痛苦;有一匹马,就会有一匹马的痛苦。”
情感也一样,比如找对象很正常,可往往人们却不知不觉被对方的情感控制住了。他对我好,我就高兴,如果他对我不好,我就伤心。任何美好的情感都应该是双向奔赴的。我们的情感是为自己的情绪负责,不应对他人存在任何期望,他对我好,怀感恩之心,他不喜欢我是他的自由,我不能被他的喜好捆绑。要知道,一切不是我们想抓住就能抓住的,不要偷鸡不成反蚀把米,控制不了对方,反而让自己的情感受挫痛苦不堪。
人们现在为什么活得都这么累,时时感觉压力山大,就是整个社会逐渐从农业走向工业,人们从农村涌向城市。不得不离开广袤的田野挤入繁华的城市,面对拥挤的人群,被迫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人们活得累的原因,很大程度是人与人的相处。人们由之前面对大自然的纯净简单,变为不得不应付形形色色的人际交往。为什么和人相处会累呢?因为你会对他有期待,有了期待,就会对付出做各种权衡,进而脑补各种想要的结果。
比如,我对他这么好,他一定会很感激我,他也应该对我差不了,等于你的情绪就被对方一定程度的左右了,得到了还好,得不到就失望、沮丧,甚至愤怒、仇恨。把自己情绪的开关交给了对方,对方一按你就被动反应。
而与大自然的花草树木相处,就很轻松、简单,因为我们内心没有期望,只有欣赏、享受和快乐,所以走进大自然确实能让我们放松心情。
执念的另一种表现就是执幻为实。比如背叛,会使我们很在意很痛苦,相信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经历。
现在我们不妨用另一个角度去思考一下,痛苦的原因是我们对爱情的执着。首先是我们把一种感情赋予了它美称,叫做爱情。然后我们又加持了一种执念,叫做追求。其实追求爱情本身就是一种主观意愿,就是一种一厢情愿的事情。执着与追求爱情无异于把自己的情感绑定在另一个人身上,执念于永恒的虚幻。人是最善变的动物,没有不变的。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你能接受他的变好,当然也得承受他的糟糕。
如果对方背叛呢?我们就只能为对方的背叛而买单,被仇恨死死控制。话说回来,背叛这种行为,你理解的是背叛,而对方理解的是放弃,或者去追求真爱。我想说的是,不管怎样也只是暂时的,不会有永远的背叛,除非你赋予他永远折磨你的权利。
人类的情感非常丰富,尤其是一些负面的情绪,可能会给我们造成痛苦的感受。但我们要知道,它们都是稍纵即逝的过客,如露亦如电都会过去,从时间的长河来看只是一瞬间。可是往往会被敏感的我们自作多情捕捉起来,让它们无休无止地在脑海中回放,任凭带来无休止的痛苦伤害,而且还紧紧拽着不肯放手,还以为在抓着一颗救命稻草,没想到抓的越紧陷的越深,最后跌入深渊无法自拔,不是抑郁就是崩溃。
卡耐基说:“要是我们得不到我们希望的东西,最好不要让忧虑和悔恨来苦恼我们的生活。”一个人生活上的快乐应该来自尽可能减少对外在事物的依赖。如果你一直觉得不满,那么即使你拥有了整个世界,也会觉得伤心。
我们只是来体验生命的,什么都拥有不了,也什么都留不住,不需要证明什么,更没有什么事是一定要实现的。
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收获、尝试、感受、然后放下……很多的痛苦是因为掉入了“相”中出不来,佛家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要被虚幻所迷惑。
我们总是对某些人事执着,然后开始编造“故事”,进而与故事纠缠,最后被故事捕捉。
执念,就如给我们的身体和灵魂套上了沉重的枷锁,如果能破除执念,适当的洒脱豁达一点,相信每个人的人生都将轻松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