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英语学习之路
我是85后,我们那个年代学英语是初中才开始接触的。并且那时农村学校的老师,自己英文发音都不是很标准。
但是老师们都很质朴,很乐于帮助学生。经常不懂的就带学生查字典,久而久之,我们都习惯了查英文字典。我们学生的字典比较低级,老师的高级一些,记得是红皮的牛津高阶字典。
后来我考上一中,父亲花了几百块,帮我买了复读机(听英语磁带)和一本牛津词典。
再后来高中和大学英语,还有考研英语,我都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读写有一定水平,大学勉强过得了四六级,但是听说一直是很弱的。
后来工作后好朋友教英语,带外教来家里玩,然后我就讲不出几句流利的英文,真是让人汗颜和尴尬。
俞敏洪谈英语
大学期间曾对我比较影响比较深的俞敏洪老师,在访谈和书中曾提到,他在高考时虽然英语考了很高分,考上了北大。
但其实上大学时,他的英语口语为零。一个考上北大的人,一个创立的新东方的人,一个培养了无数学生出国英语考试的人,他上大学英语口语基本为零,你相信吗?我是相信的。
育儿英语
因为孩子要学英语,所以我不得不关注。幼儿时上了公办幼儿园的英语,也报了外面的英语班的外教课(一周一次)。也买了一些英文绘本,一年级又报了线上的斑马英语(猿辅导旗下),去年报了树童英语,上一个月左右,后来倒闭了,近1万的学费还没要回。
虽然看似一直有在学习,但是亲子陪伴和真正有效的学习不够,输入也不够。
走了这么多弯路,我感觉还是需要每日带孩子坚持学习打卡,按学习语言的正确顺序,大量的“听”输入,跟着音频或者点读笔“说”,学习自然拼读,通过英语绘本阅“读”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