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女儿军训的第1天,学校要求8点之前到。由于前段时间比较累,再加上忘记开闹铃,向来早起的我竟然也起晚了。醒来后匆匆的唤醒女儿,她的第一反应是有些生气不,抱头继续睡。我想他她还处于假期的状态,过了一会儿我再去提醒了一次,我说今天是要军训的。她一看手机,7点了,立马着集起来,匆匆的洗漱,出门。在路上,她不停的说:“妈妈怎么办?要迟到了怎么办?要迟到了怎么办?第1天去新的班级就迟到感觉很难为情哎!”我回答:“既然今天迟到已经成为一个事实,那接下来就想一下该怎么处理这件事吧。”她说她已经在群里面跟同学们说了,让他们帮忙跟老师请一下假。我便没有在再说话。照我以前的习惯,我肯定会唠叨,自己的事情都不上心的,晚上让你早点睡觉,你也不好好睡觉,早上又起不来。这样唠叨以后以后,孩子的情绪肯定不好,她的语气也会很冲,如果回我两句,我们俩很容易因为这些事情吵起来。我要明白上学是她的事情,迟到的这个结果也应该由她自己来承担,自然结果在那里,我又何必多说呢!因为我没有再说话,可能是因为我不再啰嗦了,所以女儿的态度也好了很多,她只是一个劲的着急,没有任何埋怨我的意思。以前我总是催她起床,每天早上都催,总是我着急,她不急,这样催促的结果是她心情不好,我的心情也不好。偶尔有些时候迟到她还会埋怨我,我会非常的生气。我想我得学会放手,该她做的,该她自己承担的,那么就让她自己去承担。该给她选择的,那么就放手给她选择的权利。我能做的只是静静的站在她身后,做她坚强的后盾,在她需要的时候我能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我的放手有些迟,但总算是开始了。
今天是军训的第2天,我和女儿都起得比较早,出门的时候她换了一双板鞋,我一看心里就想,军训还穿板鞋,要这么臭美吗?所以开口就说:“你军训还穿这鞋,怎么走路?”其实跟孩子相处十几年,我们相互之间实在是太了解了,可能我不说话,我只要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她就知道我在想什么,所以他她一听我问了这句话,音量就大了,“穿这鞋又怎么啦?怎么不能军训了?”我意识到我和孩子的沟通是带着我的情绪去的,所以得到了孩子情绪的回应。我想到这一点立马就不再说话了,我想稍微停一停。女儿看到我这个样子,态度也好很多,她也没有说话。送她去地铁口回来路上,我在想其实她穿什么鞋有什么关系呢?如果她穿的鞋不对,那么教官也会提出要求,还有如果她穿的鞋不对,一天下来不舒服,她也自然就知道把鞋换掉了。她做出来选择,就得接受选择所产生的结果。那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呢?我就是想要证明我是对的,我想要他听我的,我需要有掌控感,一切要按照我的要求来进行,我才安心,我需要安全感。这是我跟孩子沟通不好的一个根源,我必须要意识到这点,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再以平静的心态去和孩子沟通。这是我最近的目标,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信息,需要勤加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