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潜意识——生命留给我们的彩蛋
2.1模糊:人生是一场消除模糊的比赛
意识分层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意识分为意识和潜意识。意识很难介入潜意识,而潜意识却能轻易左右意识,所以人们总是做着自己不理解的事。就像身后有个影子,它能影响你,但你不知道它是什么。以致于对自己走过的路模模糊糊的。
(1)学习知识,消除认知模糊。掌握的工具越多,认知能力越强,消除模糊的能力就越强。你知道了“元认知”,就知道了该如何反观自己;知道了“刻意练习”,就明白了如何精进自己;知道了“运动改造大脑”,就清楚了如何激发自己的运动热情……
提升思考能力的方法正是不断明确核心困难和心得感悟,并专注于此。
(2)拆解烦恼,消除情绪模糊。回避痛苦并不会使痛苦消失,反而会使其转入潜意识,变成模糊的感觉。而具体事件一旦变模糊,其边界就会无限扩大,原本并不困难的小事,也会在模糊的潜意识里变得难以解决。真正的困难总比想象的要小很多。人们拖延、纠结、畏惧、害怕的根本原因往往不是事情本身有多难,而是内心不知道它有多难。要学会从一开始就主动正视它、拆解它、看清它。从容地“享受”战胜它的过程。
任何痛苦事件都不会自动消失,哪怕再小的事情也是如此。要想不受其困扰,唯一的办法就是正视它、看清它、拆解它、化解它,不给它进入潜意识的机会,不给它变模糊的机会;即使已经进入潜意识,也要想办法将它挖出来。所以,当你感到心里有说不清、道不明的难受的感觉时,赶紧坐下来,向自己提问。寻找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然后,坦然地承认、接纳那些难以启齿的想法,让情绪极度透明。情绪就会慢慢从潜意识中消散。
(3)里清外明,消除行动模糊。认知清晰,情绪平和,最终还要行动坚定。行动力不足的真正原因是选择模糊。我们要把目标和过程细化、具体化,在诸多可能性中建立一条单行通道,让自己始终处于“没得选”的状态。
消除模糊需要主动反本能,去消除认知、情绪和行动上的模糊。
2.2 感性:顶级的成长竟然是“凭感觉”
(1)潜意识的智慧。(把理性表述为意识,把感性表述为潜意识)。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是“危险地带”,里面蕴藏着邪恶,它会让人遵从原始欲望回到野蛮状态;但心理学家荣格认为潜意识是智慧的,它包含了很多理性无法涉及的东西,甚至包含了人类的集体智慧。
潜意识没有思维,只关心眼前的事物,喜欢即刻、确定、简单、舒适,这是属于天性的部分,同时,它处理信息的速度又极快,至少可达11 000000次/秒,能极其敏锐地感知很多不易察觉的信息,这是属于感性的部分。而意识,即我们的理性思考,处理信息的速度只有40次/秒,潜意识是它的275 000倍,二者的能力有着天壤之别。
要善于捕捉潜意识发出的微弱的信号。
(2)凭感觉学习。《好好学习》一书的作者成甲自创了一个“熔断不读书法”。所谓“熔断不读书法”,意思就是在读书时一旦看到有启发的内容,就触发熔断点,立刻停止读书。停止读书之后做什么呢?围绕这个触发点对自己提问。·为什么刚才这个点让我有启发?我能够把这个启发点用在3个不同的事情上吗?·这个启发点有没有其他类似的知识?
这就是高手学习的方法:先用感性能力帮助自己选择,再用理性能力帮助自己思考。文中的触动来自感性,而提问则来自理性,感性在前,理性在后,这背后的原理就是通过捕捉潜意识发出的信号进行感知。
学习专家李晓鹏在《学习高手的三驾马车》一书中也提到了类似的方法。他的读中学的侄女赵璐向他请教学习的秘诀时,他只说了3个字:凭感觉。具体是指:那些一眼就能看出答案的题目,不用理它;一眼看过去就头痛、不知道在说什么的题目,也不用理它;只有那种大致能看出点思路,但又要动点脑筋的题目,一定要多做。这个就是中间地带,是你能够进步最快的地方。
(3)凭感觉寻找人生目标。目标是存放我们热情和精力的地方。真正的觉醒者往往会有意无意地用感知力来代替思考力。比如《美好人生运营指南》一书的作者一稼就提出了6条寻找人生使命的建议。·这个世界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你最想帮助哪些人?·什么事让你废寝忘食?·你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最让自己感动?·你最让人感动的时刻是什么?·如果没有任何经济压力,你会如何度过余生?·闲暇的时候,你关注最多的是哪方面的信息?用心去感受什么事情让自己最触动,而不是用脑去思考什么事情最有利。
先用感性选择,再用理性思考。小事听从你的脑,大事听从你的心。
(4)如何捕捉感性。①“最”字法。关注那些最触动自己的点:让你眼前一亮、心中泛起波澜的人和事,脑中灵光乍现的想法,遭遇的痛苦,等等。学会捕捉它们,并深入分析挖掘,往往会有丰厚的收获。②“总”字法。平时脑子里总是不自觉地跳出来的某些重复念头,或是心里总是挥之不去的事,这些通常都是我们心中最放不下的事,是情绪波动的源头。当我们有意识地去审视并消除它时,自己会变得更加平和。③无意识的第一反应。关注自己第一次见到某个人、第一次走进某个房间、第一次做某件事时,心中出现的瞬间反应或第一个念头。④梦境。梦境是潜意识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它可能是内心真实想法的展示,也可能是灵感的启发。⑤身体。身体不会说话,却是最诚实的。无论生理还是心理上的不适,都会通过身体如实地反映出来,记得多关注这些反馈。⑥直觉。给一些来路不明、无法解释的信息开绿灯,就像丘吉尔一样。